| 签写留言 |
| 留言编号:(4128)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15 20:33:59 该留言为隐藏留言,只有版主才可以查看! 版主于 2007/9/15 22:55:47 回复: 朋友,你好!我已经试过了,前两天我就想删去那位匿名朋友的留言评论“半老徐娘....”,可不知道为什么删不了。抱歉!我真没有想到会这样的结果。我在发稿前,我还给水草朋友短信,见她没有意见才发的。真遗憾!我想求网站编辑删了。谢谢! |
||||
| 留言编号:(4087)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13 21:44:44 该留言为隐藏留言,只有版主才可以查看! 版主于 2007/9/14 0:26:09 回复: 不论是谁的诗,如果要读,必须细心慢读,细品之味,融自己【读者】于作者的意境情感,这是我的习惯。您的作品我喜欢细读细品,以提高自己......谢谢您,我的朋友!问安! |
||||
| 留言编号:(4086)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13 21:34:28 该留言为隐藏留言,只有版主才可以查看! 版主于 2007/9/14 0:20:55 回复: 朋友,你好!在这里的作品“发表”我只是当成为自己练兵的地方,和抒发情感的宣泄。“读书不再朗声高,磨剑只为抽水断”,“富在深谷有人访,友朋自然远方来”谢谢您,我的朋友!问好! |
||||
| 留言编号:(4064)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11 20:05:36 季风先生您好:您的作品我读了很多,都很喜欢.诗词我不懂,只是喜欢看.偶然走进这里看见诸多的优秀作品,激励自己也试着写了一点感受,望多加指点.愿佳作连连. 版主于 2007/9/11 20:30:04 回复: 谢谢您,我的朋友!“指点”我不敢, 我只是一个诗歌的爱好者,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学习,诗艺应该是很差的。我的诗歌只所以被一些朋友喜欢,也许是诗歌的真情没有半点的假。当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不论是反对的,还是与我有共鸣的,都应该是我的朋友。再次谢谢你!非常!祝愿您安康!幸福!!! |
||||
| 留言编号:(4035)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9 12:31:09 谢谢季风好友的评论!红棉学习了!接受季风友的意见,将题目重新改过。另:季风友提到的“白裳舞故地游”这一句,确实写红棉以前相交的一位挚友,我们初见面时她就穿着一身白裳。“故地游”是指我们曾去过的龙山,黄叶落尽处,只剩下潇潇寒风,痛、痛、痛 ! 版主于 2007/9/9 12:41:50 回复: 信收悉,谢谢!见信,黄叶落尽处,只剩下潇潇寒风,痛、痛、痛 ! |
||||
| 留言编号:(4034)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9 8:25:19 来这里寻找自己梦中的地方,很高兴能见识到先生的文字!欣赏了!希望能多多以文会友!有幸福就有梦想,有梦想就有希望!祝福你开心快乐哦!呵呵 版主于 2007/9/9 8:50:51 回复: 谢谢你的真诚,我也一样的诚恳的交友。文字是我们美好情感的抒发的记忆。 |
||||
| 留言编号:(4029) | 信息内容 | ||||
|
留言日期:2007/9/8 15:17:13 季风兄:你好!前段时间因有事忙,一直没时间回复兄的评论,在此说声:“对不起”!兄对红棉的挫作作了深入的论述,字字珠玑,使红棉获益匪浅。诗除了语句工整外,还有它的灵魂,只有用心去写,才能感动别人。兄的人品和才情值得红棉好好地去学习!以后还请季风兄多多指导。现将《前世今生》重新写过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前世今生》愿听兄的评价、指教!祝:安好!愿佳作不断!——红棉敬上! 版主于 2007/9/8 18:13:22 回复: 朋友,你好!谢谢你的回信!《凤凰台上忆吹箫——前世今生》我读于几遍,“冷冷 心已远走 纵有万千言 爱念难留 尘漠花落尽 独对空楼”使我寒凝心痛,“白裳舞故地游”,有感到已“前世”的主人公也“故去"一半”,另一半则“寒风声声奏 悲落杯中酒 皓月悲秋”,“相思苦 断断续续 刻满心头”。“惟有眼前清酒 知我愁 现你眼眸 长廊寂 恍然若梦 重聚西楼”这是诗中主人公现实,因为有“前世恩愁 ”。 全篇成像清晰,句句真情,一共七节【或者称片】,有六节成像,第四节的“相思苦 断断续续 刻满心头”有反复手法,用一个“刻”字【行为动词】给读者呈现了“相思苦”使思者的心已血沁满身。“刻”字起到点金之笔。 诗歌以“词颂”为表现手法,字句朗朗上口,层次分明,“情、意”统一,景色凄美,有千古绝唱之感! 作为现代诗歌,结尾非常重要。此诗的“恍然若梦 重聚西楼”,作结尾也非常完整。是诗歌成功的关键!与主题呼应。 词诗唯一之缺点,是标题《凤凰台上忆吹箫——前世今生》。这个标题给读者以一个故事的主题----“前世今生”,而正文诗歌是思念,是今生的一部分。从诗歌的内容中没有看到一定的前世故事,全是思情。如果改为与 |
| 页次:5/6 每页:7 共42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