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740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吕小小
  • 王笑
  • 林沐风
  • 九满
  • 孤树
  • 沂河渔翁
盛开的时间里 2023-11-09 08:48

文/余秀华野菊花在风里摇晃,它们开的时候我总是不够热心,等到快凋谢的时候,我才想起它们那样灿烂过。但是,好在它们开的时候,我也在盛开的时间里。一朵菊花,可以看到太阳和太阳来回的过程,因此我们具备了热爱万物的心肠。一朵菊花也足以看透人世苍凉:准备了...

浏览全文 阅读(48429)

文/迟子建当我们与母体相连的那条脐带被“咔嚓”一声剪断时,我们生命的脐带,就与脚下的大地终生相连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出生在中国最北端的写作者来说,首先要谢谢脚下的冻土地。它在五十五年前元宵节的黄昏,让我落脚,尽管我像其他婴儿一样,带给它的第一声是哭...

浏览全文 阅读(48419)
毛姆与蒲甘 2023-11-09 08:48

文/余云时常腻烦自己,觉得借助旅行可以丰富自我,让自己略有改观。我旅行一趟,回来的时候就不会依然故我。原来大作家毛姆也常常“生活在别处”,把旅行当成一种解脱。1922年某日,48岁的毛姆逆伊洛瓦底江而上,坐船从仰光航向蒲甘,游历蒲甘后到了曼德勒,...

浏览全文 阅读(48393)

文/呼延云老北京人写回忆录,总忘不了“槐花香”三个字,其实这里追念的是两件事:一是槐花,二是槐花的香气。槐花最美的不是挂在树上,而是夏天的雨后洒满胡同和小巷,白色的,米粒那么大,星星点点,亦润亦羞,一下子把古老的京城变小了,变嫩了,变得特别文艺和...

浏览全文 阅读(48308)
重庆小面 2023-11-09 08:48

文/陈晓卿重庆和成都永远是一对娇嗔的冤家。作为人口大省的省会,成都在有生之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二弟变成了直辖市,心中难免五味杂陈。然而在饮食方面,成都从来没有失去自己的优越感。在天府之国吃东西,你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重庆菜基础不错,但味道重,那...

浏览全文 阅读(48307)

文/贝礼中贝聿铭,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

浏览全文 阅读(48299)

文/汪曾祺香港多高楼,无大树。中环一带高楼林立,车如流水。楼多在五六十层以上。因为都很高,所以也显不出哪一座特别突出。建筑材料钢筋水泥已经少见了。飞机钢、合金铝、透亮的玻璃、纯黑的大理石。香港马路窄,无林荫树。寸土如金,无隙地可种树也。这个城市,...

浏览全文 阅读(48174)
晒秋 2023-11-09 08:48

文/段吉雄蟋蟀一声紧似一声的弹奏声中,村庄日渐丰腴。从田野里飘出来的风挟裹着瓜果醇香,沿着那条深邃小路踢踏踢踏就走进了季节深处。藏在岁月深处的镰刀被季节唤醒,在月光下被磨去斑斑锈迹。刺啦刺啦,刀刃紧贴着纹路细腻的石片,在月牙一样的磨石上面荡着秋千...

浏览全文 阅读(48191)
鱼鳞瓦 2023-11-09 08:48

文/周华诚白墙黑瓦,零星隐现于远处山林里,真是好风景。我忍不住在路边停车,远望河对面那林间的老屋,看那白墙与黑瓦。层层叠叠鱼鳞瓦构成的屋顶,斑驳的样子,真美。我喜欢鱼鳞瓦。在浙西南乡间,这样的瓦曾经随处可见。童年时候,我们坐在瓦下听风。风是从山巅...

浏览全文 阅读(48134)
响水跌水弯弯树 2023-11-09 08:48

文/李蕾惊呼声起,一段亮蓝的水从翠绿幽谷中跳出来。多么纯净的蓝,多么澄澈的蓝,多么鲜亮的蓝!蓝得让人瞠目结舌,蓝得让人心旌荡漾,蓝得让人欢欣鼓舞。即使翻遍色系谱,也找不到合适具体的蓝来定义它。它的蓝,是与世隔绝的蓝,是空前绝后的蓝,是绝无仅有的蓝...

浏览全文 阅读(4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