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诗刊
《星星诗刊》是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专业诗歌刊物,是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收录,是省级期刊。星星诗刊上、中、下旬刊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三刊格局在全国诗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文化期刊旗舰方阵。
文集访问量: 7897 次
音乐列表
陈海龙有人问我,杨角是诗人还是散文作家?让我回答这个问题很难,他写过诗集《最初的河流》、《三年中的两只眼睛》,也写过散文集《与我同行》,要准确地给他定位,我只能说,杨角是一名警察!“就是有事被人找,无事被人骂的那些人。”(杨角《警察》)。更准确一...
包晰莹毫无预兆的巧合是一种妙不可挡的缘分,就像孤零零面对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时无意撞见街角预设的一把伞,就像眼巴巴想珍藏枝头最后一枚枯叶的旅人幸遇小巷刮过的一阵穿堂风,像想亲近诗歌的人碰巧拾到一把万能的铜钥匙,像我翻开王学东先生的诗集《现代诗歌机器...
聂茂作为丁玲的故乡,沈从文和周立波的近邻,常德文脉兴旺,能人辈出。新世纪以来,这里激情洋溢,诗情盛开,一批女诗人脱颖而出,谈雅丽、杨亚杰、邓朝晖、唐益红等人都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诗歌,形成了中国诗坛特有的“桃花源女性诗群”的现象。在这批诗人中,谈雅...
徐肖楠一、时代生活中的诗性突击如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风格,那么诗人能做的,就是在生命领域内展开对时代的敏锐捕捉,以及对生活的诗性突击。黄礼孩的诗歌主题倾向于自由与生命的关系,诗中的一切都自然流溢他的生命特色,并且必然地表现了这样特色的诗性意...
王可田“寻找自己的语言或句子”,前行者有过这样善意的提醒、提示。说到语言,或许从来就不是一个形式问题,它以血肉组织的形态,寄存和养育着我们那些所谓思想或观念的内容。对写作者而言,说到底,语言就是一切,它不仅是自我生命的形塑,更是在自我与世界的关联...
宋宁刚一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以网络平台为主要载体的所谓“口语诗”渐入滥觞。与此同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事口語诗写作、并创造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写作“场域”的诗人,开始重新反思:何为“口语诗”,以及“口语写作”?侯马也是这些诗人...
王颖《诗歌与哲学是近邻》是郑敏老师早年的一本著作,用这个题目,希望能够接近陈超老师的诗学思想。陈超的诗学思想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很大,特别是20世纪的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与语言哲学,浓厚的哲学思考,形而上的探索,使陈老师的诗学思想高蹈、高迈,在生活化、世...
吕进韩国诗友确定的中日韩诗人大会的中心话题是很智慧的。“和平,环境,治愈”的确就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当然也就是东亚诗人的最为重大的关切。我们这个星球面临东西南北四个字。和平,主要是东西问题;发展,主要是南北问题。和平,是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
李熙睿熟知新诗百年历史的人都知道,新诗诞生在对传统文化彻底的反思甚至全然拒绝的背景之下。从诗歌外部环境来讲,清末以后的国力衰败,使中国人自尊心受到极大挫伤,由对传统文化自豪感变为了耻辱感。之后就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国梦想对大多数人中年人来讲,从童...
李永才诗歌写作的审美从本质上说,是诗人在诗学层面上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认识、体验和美学价值上的评判。是诗人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审美不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更是诗歌超越时空维度的生命力的体现。将有限的、简单的、物质的、日常生活审美趣味提升为无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