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02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孟冰
  • 胡谈
  • 沂河渔翁
  • 香灵儿
  • pchenf

文/行遐扎进未知的生活毛文超生活的真谛就是担起责任。初中时,毛文超当上班长,在和老师、同学的接触中,他渐渐对责任形成了认知。那时,毛文超身边有些同学家境并不富裕,当老师告诉大家,原本已经不低的补课费用要增加一倍时,他看到身边有几位同学的眼神黯淡了...

浏览全文 阅读(23975)

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百年前,风起云天,潮涌东方,五四精神照耀国家独立、民族崛起的道路;百年岁月里,五四精神是旗帜,也是火种,播撒在探索未来的一代代青年心中。百年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不同的时代,相似的青春。每个人都从青年走来,...

浏览全文 阅读(23926)

文/周云龙李晓愚复旦大学法学学士、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任一个身份都能显出李晓愚的优秀。有朋友当面恭维李晓愚,是一个在文史长河边捡拾贝壳的女子,而且像魔术师一样,时不时地变出一串串闪光的珍珠。...

浏览全文 阅读(23961)

文/亦来宋彪常州技师学院的传技广场上,红铜鲁班锁雕塑落座其中,这件巧工之作,让人不禁想起诞生过鲁班、墨子、李春等巨匠的时代。近代工业革命后,从詹姆斯·瓦特到亨利·福特,西方现代工业催生了一批能工巧匠,而曾经辉煌的中国匠人却一度式微。在大发展大变革...

浏览全文 阅读(23966)

文/全先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至今),这一时期,人们追求梦想,大胆探索,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周文明2000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周文明开发出一款用于高清打印的软件,软件很快被一些印刷企业购买。循着自己的想法,周...

浏览全文 阅读(23951)

文/依江宁吴良镛1940年,18岁的吴良镛亲历了一次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那天,刚考完试的吴良镛正在午休,日本飞机就轰隆隆地飞了过来。一番轰炸后,整个城市浓烟滚滚,大半个重庆陷入火海。望着满目疮痍的城市、流离失所的民众,吴良镛体会到国破家亡的痛楚。...

浏览全文 阅读(24032)

文/琴夏董加耕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现年79岁的董加耕每晚都不会错过的头等大事。新闻中报道现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的新闻,总能唤起他18岁时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回忆。去农村,是他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董加耕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浏览全文 阅读(23958)

文/詹院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0年—1978年),这一时期,人们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建设,实干奉献,大公无私——知青们正在兴修水渠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江苏共派出数十万名知青,其中有2万名知青去往新疆边陲...

浏览全文 阅读(23953)

文/钟远红万长林(1929年-2019年)在全民族抗战的浩大声浪中,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于黑夜中擎起火把勇敢地踏上征程,高唱抗日歌曲,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在烽火硝烟中不断成长,用自己的赤子之心书写华美的人生篇章。万长林就是其中一位。万长林出生于江苏淮...

浏览全文 阅读(23937)

文/沐生袁咨桐(1914年-1930年)1914年,袁咨桐出生于贵州赤水县。10岁时,舅舅张华封将他托付给好友黄齐生,并在其创办的达德学校学习。袁咨桐进校后,学习勤奋,手脚勤快,深得黄齐生夫妇喜爱。1926年3月31日,国民党在重庆屠杀共产党人,...

浏览全文 阅读(2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