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20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梦乡醉哉
  • 落魄者
  • 林沐风
  • 牧雪吹箫
  • 沂河渔翁
  • 混沌虚空

风物菌作为一种极具国民度的食物,油条在中国人的餐桌上,绝非单一面孔。于饕客而言,油条是一块“万能砖”,可单吃、可入菜,甚至裹馅。油条的生成早餐摊上,“成双入对”的油条多呈细长状。香油包裹的大铁锅,伴着热油的翻滚,两根绞在一起的条状面团逐渐蓬松,慢...

浏览全文 阅读(30029)
最后的家:摩耶精舍 2023-11-09 08:48

李建华刘刚张大千在美国“环荜庵”住了不到六年,晚年定居台湾。1977年,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对面,建造“摩耶精舍”,作為人生的最后一站。房屋建好后,张大千常在这里创作,他还常常邀请朋友过来聊天、喝茶、作画,然后品尝自己亲自研究制的菜肴。张大千之女张...

浏览全文 阅读(29958)
开创“泼墨山水” 2023-11-09 08:48

李建华刘刚将近60岁时,旅居巴西的张大千在修建住处八德园时伤了眼睛,后更受眼疾之苦,一眼幾近失明,无法再画细腻的笔墨线条。1957年,张大千赴巴黎举行个展,在那里他与毕加索见面,交谈绘画技法。此后,他撷取了过去中国很少使用的半抽象泼墨技法,并或许...

浏览全文 阅读(29964)
敦煌临摹 2023-11-09 08:48

李建华刘刚在张大千那个年代,隋唐的人物画很少有人得见,因此尽管环境恶劣,即便要耗尽家产,张大千毅然决定动身前往敦煌。1941年3月,张大千携夫人、子侄及学生数人,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敦煌之旅。他粗记耗资5000两黄金,到青海塔尔寺请藏族画工制作画布,...

浏览全文 阅读(30011)
张大千的“朋友圈” 2023-11-09 08:48

李建华刘刚在张大千一生中,曾熙和李瑞清两位老师对其影响颇深。1917年,张大千拜曾熙为师,不久后又拜李瑞清为师。这两位老师在当时可谓响当当的大人物,在他们的影响下,张大千开始向传统学习,遍学石涛、“八大”以及元明大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山水画大师...

浏览全文 阅读(30040)

如也2008年,一位署名“饺克力”的青年发布了一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短片一经发布即火遍全网,先后获得三十余个奖项。彼时,“饺克力”29岁。站在青年边儿上的他耗时三年完成该作,结尾还列出了一张长长的idol名单,中二又血气正盛。...

浏览全文 阅读(30015)

陈思呈重读《西游记》,突然发现,孙悟空从花果山到取经路上的种种转变,正好反映出一个人从孩童到成年人的心路历程。他的花果山岁月,宛如我们儿时的游戏时光。“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

浏览全文 阅读(30032)
“吃食堂” 2023-11-09 08:48

“吃食堂”是个老词。我上班的时候,早饭在家吃,中饭晚饭当口,同事们互相问:“带饭了么?没带的话咱们去吃食堂吧。”那时,一般的单位都有食堂,大点的单位早中晚三顿都开饭,小单位只管中晚两顿饭,或只管中饭一顿。事过境迁,如今说起“吃食堂”,却引起许多感...

浏览全文 阅读(29995)

作为中年男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最近颇有被社会“关怀”的感觉。前阵子人们流行说“保温杯”与“枸杞”,如今又增添了“油腻”,都是针对中年人而发的词汇。所谓油腻,其实就是欲望的表现之一。欲望本身,是一个不需要回避的东西。《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

浏览全文 阅读(30013)

张昌华旧上海滩历来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冒险家的乐园,因而新闻多、八卦多,报纸也应运而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报馆林立。据资料,高峰期达七百家之多,十九规模很小,甚而只有“光杆司令”社长、总编辑的小报。在林林总总的小报中最为杰出者被称为...

浏览全文 阅读(2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