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25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岚若西谷
  • 孤树
  • 芳踪
  • 重阳木
  • 李椿
  • 南山2020

蔡辉“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个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这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名文《骂杀与捧杀》,原署名阿法,发表在...

浏览全文 阅读(29000)

冯杰20世纪30年代,上海是中国工业、金融中心及西方国家在华利益的核心所在。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全部动员整个抗战”,为了牵制、分散华北日军,唤醒国际列强干涉,蒋介石主动出击上海,从而引爆了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从8月13日到11月中下旬,国军...

浏览全文 阅读(29066)

李海文1976年7月5日,全国各地出席全国计划座谈会的代表云集北京京西宾馆。这个会议是5月31日政治局讨论决定,经毛泽东批准召开的。毛泽东批准会议日程是两项:一是批判条条专政,二是调整下半年计划。会议前期,因毛泽东病危,华国锋政务繁忙,没有时间过...

浏览全文 阅读(29354)
1949,毛泽东访苏内幕 2023-11-09 08:48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点,苏联首都莫斯科雅罗斯拉夫车站的大钟准时敲响。随着钟声的响起,一列火车也在车站月台上慢慢停稳。车外,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苏联元帅布尔加宁等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还有11个东欧和亚...

浏览全文 阅读(29385)

邓苗苗“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这句出自《管子·君臣下》的古语后来延伸为成语隔墙有耳,意在提醒人们凡事要小心,即使关起门来说话,秘密也容易外泄。类似的俗语还有“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等,可见无论古今,偷窥和窃听都可能无处不在,人们的一举一动...

浏览全文 阅读(29560)
晚清丑闻录 2023-11-09 08:48

雷颐大工程里好赚钱:一桩晚清官场丑闻这是一个荒唐年代演绎出的一个荒唐离奇的故事。但“荒唐离奇”背后的政治脉络却并不离奇,彰显出晚清朝廷的“政治生态”,彰显出政治与工程之间的复杂关系。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渐成宫廷风尚,尤其咸丰...

浏览全文 阅读(29656)
半路遇上了梁启超 2023-11-09 08:48

蔡辉?????????????????????????????????????????????????????????????1882年,年仅22岁的严修参加顺天府乡试,结识了徐世昌(后曾任中华民国总统)。二人感情相投,且同时中举,在严修日记中,...

浏览全文 阅读(29809)
过引接寺却不进门 2023-11-09 08:48

蔡辉?????????????????????????????????????????????????????????????1898年6月17日,嚴修去天津小站看望徐世昌。徐世昌早就认识袁世凯,他当初参加乡试,袁世凯赞助了100两白银。袁世凯到...

浏览全文 阅读(29869)
因支持袁世凯而出局 2023-11-09 08:48

蔡辉1904年,势力渐炽的袁世凯以严修办学有成,请清廷赐予五品衔,继而力邀严修任直隶学校司督办。严修力辞未成,只好就任。袁世凯说:“吾治直隶之政策,曰练兵,曰兴学。兵事我自任之,学则听严先生之所为,吾供指挥而已。”严修从此被人们视为北洋系的“文宗...

浏览全文 阅读(29920)

蔡辉袁世凯下野后,严修去河南项城看望袁,袁盛情招待。第二天严修要走,袁世凯不肯,严说已买好火车票,袁世凯让严退票。严修后来感慨说:“项城(即袁世凯)之情谊周至,不唯可感,亦可法也。”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再度被清廷重用,严修暗中联络,为南北和谈做...

浏览全文 阅读(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