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28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独玫瑰
  • 胡谈
  • 断翼孤蝉
  • 混沌虚空
  • 沂河渔翁
  • 爱农
北平:1928—1937 2023-11-09 08:48

丘濂山雨欲来前的宁静1929年元旦北平发行的《新晨报》上,有名为“北平之今昔”的一幅漫画。画中是一位衣衫褴褛、满面褶皱的老妇,面对镜中自己曾经面目光鲜、体态丰盈的形象。旁边是一句题词:不堪对镜问昨年。这正是对于北京失去首都光环之后,情状惨淡的形象...

浏览全文 阅读(27762)

刘宜庆2016年12月2日,笔者在青岛书房看王献唐诞辰120周年信札手稿书籍展,在展柜发现沈从文致王献唐信札一通。沈从文的章草高古、简约,独具一格,一看便知,这是沈从文的墨迹。随后,王献唐先生的曾孙王书林拍摄了信札和信封,发来邮件。仔细看这通信札...

浏览全文 阅读(27646)

宋春丹1977年的一天,曾被打入“封资修”之列的《斯巴达克思》再版,成为“文革”后最早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书的责编、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编辑郭振宗撰写了前言。他觉得,知识分子的春天终于来了,因此署上了“冯春”之名,意为逢春。从此,这个笔名...

浏览全文 阅读(27668)
胡适先生二三事 2023-11-09 08:48

陈艳群一1961年2月10日,罗锦堂先生进行文学博士答辩,主试官是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适。那是近一个甲子之前的事了。九十二岁高龄的罗先生至今仍记得那次考试的情形。考场内靠墙摆着七张桌椅,由左至右分别坐着李辰冬、苏雪林、梁实秋、胡适、台静农、...

浏览全文 阅读(27642)

吴光兴文学研究所今年六十五岁了,它成立于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二日,但仅仅五年后就永远失去了创所所长郑振铎先生(一八九八至一九五八)。仔细观察文学所“血脉所出”,认真思考文学所创所学者班底的构成,郑振铎的功劳与影响不能忽视。有关“文学研究所”之建立,...

浏览全文 阅读(27592)

金炳亮王云五(1888—1979)是著名出版家,1921—1929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1930—1946年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鲁迅(1881—1936)是著名作家、文化巨匠,在其二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出版著作?(含译著)五十余部。由于商务印书...

浏览全文 阅读(27596)

蒋蓝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也是晚清最著名的帝王学实践者。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二年(1852)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光绪四年(1878年)十一月入川,主持成都尊...

浏览全文 阅读(27644)

宋金寿康生准备杀人,毛泽东强调“一个不杀,大部不捉”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协助李维汉整理回忆录时进行采访,有老同志说:康生准备在边区系统杀人,而且是杀一个,还要有两个人“陪绑”,以杀一儆百。这件事被毛泽东知道了,予以制止。应该说,毛泽东提出“...

浏览全文 阅读(27630)

陈忠海明朝出了许多海瑞那样的“穷官”,反映出官员薪俸水平较低,是治政者有意为之还是客观条件所限?同时,有人认为“低俸制”可以促进官员的廉洁自律,产生更多的清官,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呢?标准不低古代官员的“工资”一般称俸禄,包括“俸”与“禄”两部分,...

浏览全文 阅读(27615)

科技真的是利器晚清历史上,著名的PS事件有三起。第一起发生在1884年,招商局负责人马建忠为了打击官场对手,也是他的副手沈能虎,就把沈能虎的照片与一个名妓的照片合成在一张照片上,并向洋务派大员李鸿章做了汇报,本以为李鸿章会把沈能虎给撤职的,但是,...

浏览全文 阅读(2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