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42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自由星期八
  • 君羽飞霐
  • 胡谈
  • 孤树
  • 孟冰
  • 山里狼
两则苏共史料的启示 2023-11-09 08:48

乐朋斯大林发“红包”发“红包”,即用封口的大信袋给党政军高级干部送一大笔钱。其钱数多少,按级别和“贡献”而定,通常为官员月薪的一至二倍。这“红包”制度,直到1956年才被赫魯晓夫取消。而据苏共元老、曾为第二把手的莫洛托夫回忆,它是二战结束后由斯大...

浏览全文 阅读(26285)
1972年中日复交幕后 2023-11-09 08:48

周斌1972年9月,上台不到80天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签署《联合声明》,恢复了邦交。这场重大外交行动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直接指挥的。作为翻译,我有幸参与其中,终身难忘。竹入传话1972年7月7日,也就是卢沟桥事变35周年那一天,田中...

浏览全文 阅读(26223)

倪方六古人不仅用牲畜来拉车,更直接骑行。中国古人使用牲畜出行的历史很早,《周易》的“随卦”已有记载:“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由于比车、轿等成本低、花费少,从专门畜养驴马这类有运输能力的地方租借牲口,在古代极为普遍,骑驴、骑...

浏览全文 阅读(26252)

倪方六轿子出现于魏晋时期,是在辇车的基础上发明的,辇车去轮子就成了轿子,即古人所说的“人荷而行”。到唐宋时,乘轿出行已很普遍。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年阴历三月三日坐轿子给曾祖杨邦乂上坟,就曾赋诗:“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

浏览全文 阅读(26257)

倪方六舟船作为共享交通工具,以景区湖面或渡口最为多见,南方水乡则更为普遍。唐朝时,租船游西湖便已十分兴盛,唐朝诗人白居易就曾租船夜游西湖并留下《湖上夜饮》诗:“郭外迎人月,湖边醒酒风。谁留使君饮?红烛在舟中。”宋朝时最出名的“共享船”,也是臨安西...

浏览全文 阅读(26311)

倪方六古代的车主要分人力车和畜力车两大类,其中畜力车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南唐后主李煜在《望江南·多少恨》词中曾描述过当年江南金陵城内人们乘车骑马的盛况:“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乘车出行先秦时已很普遍,楚国诗人屈原《离骚》中就有“回...

浏览全文 阅读(26330)
历史上的“公子”们 2023-11-09 08:48

唐博士最近,“穿山甲公子”的爆红,让今已不多用的“公子”尊称从历史和辞典中,重新在当代社会语境中鲜活而生动起来。这可能是继“小姐”由深闺称呼之雅而至娼门称呼之俗之后,又一个沦陷的古雅称谓。考证源流,“公子”一称始现于周。周天子分封以公侯伯子男五等...

浏览全文 阅读(26274)

邹金灿AI时代,机器人能否作诗?答案是肯定的。作诗机这种玩意,其实一早就有了。最近,IBM开发出一款作诗神器“偶得”,在这个系统里,键入“中秋”两字,只需一秒钟,即可得到一首七言绝句:“中秋虽暖不堪愁,出处如何却得留。欲向山前卜岩谷,应无多病上扬...

浏览全文 阅读(26266)
2023-11-09 08:48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

浏览全文 阅读(26252)
高官低配 2023-11-09 08:48

王开林据史载,南朝宰相何敬容“独勤庶务”,缺乏宰辅重臣应有的大局观,遭人诟病。他生性“贪吝”,到了“无贿则略不交语”的地步,令人鄙视。他“浅于学术”,文化水平低,甚至常识不备,出人意料。某日,有位姓吉的客人来访,闲谈间,何敬容突然提问:“卿与丙吉...

浏览全文 阅读(2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