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
《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地火》杂志本着“石油人写(石油人写作的作品)、写石油人(社会作家写作的石油题材的作品)”的原则,以石油题材以及涉油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文集访问量: 5101 次
音乐列表
■杨俊光我大学毕业时,正遇上我们国家一个特殊时期的开始,我就成了广大“臭老九”中的一员,正式分配到玉门油矿接受“再教育”,屈指一算,晃过四十三个年头了。在这期间有很多往事记忆犹新,特别是我们的班长——大家叫他“老抠”,他的形象时时在我的脑海中翻腾...
■姚治晓迄今为止,柴达木油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的油田。它处在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三山环抱之中,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盆地内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油田所在的冷湖地区年降雨量只有12.9毫米,基本不见雨雪。而柴达木的年蒸...
■程晓东邻家小妹洋洋的生日比我小,她叫我哥哥。1972年,父母在陕西彬县的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渭北大队参加会战,我们家和洋洋家租住在同一个当地居民家的院子里,1973年又一同搬到陕北一个叫张坪的地方,在一个单位大院一直呆到1976年我们小学毕业。多...
■张煌新一我的故乡在粤东山区,是一个客家山村,村里是清一色的客家人,村庄里一条条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地在村头地尾中延伸,一条连着一条地延伸到村外。村民们祖祖辈辈踏着这些乡间小路到田里耕作,到山里砍柴割草或者打猎、采山货。到外面做工或者经商的村民,踏着...
■王明新读过宋之问的“乡近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知悉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烂熟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只是当初读这些古人诗句的时候,或漫不经心,或只是为读而读,不解其中之味。忽然有一天,它们商量好似的集体涌...
■庞伟华一日里人们说的、出去挖的和餐桌上偶尔食用的苦菜,主要指这一家族里的苣荬菜、苦荬菜和蒲公英,这三种苦菜可以说是野菜王国里的三君子。其实,我也清楚苦菜在野菜族系里,和有高贵身份的人心目中都没什么分量,因为它太普通太大众,生来就没有“山菜之王”...
■胡俊峰陶少亮老代在同事眼里,他就像一个永不生锈的采油树上的螺丝钉;在妻子眼里,他既是一个无情同时又是一个多情的男人。所有人都喊他老代,他的大名叫代君明。31年来,他和采油树抽油机相伴相守,前前后后当过泵工、电工、拖拉机手、维修工、设备管理员、班...
■唐田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晴五九的第三天,风飕飕的,贼冷贼冷。我从新疆飞往北京,在那里将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油集团)的一些人汇合,然后飞往非洲,飞往苏丹(阿拉伯语黑人的国家)的首都喀土穆(阿拉伯语大象鼻子)。再从喀土穆飞往苏丹北...
■孙柏昌溪流无声故乡,有一条小溪。溪水是山泉汇成的,很清亮,如同一条洁白的带子,系扎在故乡的山脚,随着山峦的起伏连绵蜿蜒着、飘拂着、舒展着,无拘无束,随性而率真。溪水静静地流,阗然无声。有时,你会觉得她像一个恬睡的女人,慵懒地匍匐着,尽情享受山风...
■李玉真柴达木这个神圣的名词植入我心田已经有40多年,她如同一棵永不凋零的大树,不断地生长绿意,传递生机,增强我的生命力,净化我的精神世界。几十年里,不知有多少与柴达木开发建设有关的人与事,都牵动着我的情感。对柴达木早期开发有重要贡献的第一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