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
《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地火》杂志本着“石油人写(石油人写作的作品)、写石油人(社会作家写作的石油题材的作品)”的原则,以石油题材以及涉油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文集访问量: 5237 次
音乐列表
■黄邦在我小时候,母亲美妙的歌喉在十里八乡是家喻户晓的。因为每逢节日,特别是春节,母亲就到各村挨家挨户地唱,唱恭喜发财的门歌,唱喜添贵子的门歌,唱祝福长寿的门歌。每每唱完,便用企盼的目光看着主人家,希望能得到几个赏钱。记忆中的童年,家里总是揭不开...
■伊雪羽奶奶家离得远,我从小生活在外婆家,外婆一直用心抚养我。我生活在外婆的温暖里,也生活在外婆的谎言里。很小的时候,外婆领我去公园玩耍,公园里花团锦簇,我高兴地跑到花池旁,随手采摘了几只花朵,然后抛向空中,花朵随风而舞,我开心极了。这时外婆看到...
■赵富老家房后,有一片杨树林,是父亲留给我们的“遗产”之一。在家乡,乡亲们管树林子叫树趟子。当我家房后的杨树林长成一人高时,父亲便开口闭口把“后杨树趟子”长在嘴上。记忆中,我家的老宅是两间房,在道北。那个年代,屯里的房身地宽敞。从前房檐到大道足有...
■王秉傍晚时分,天已擦黑,想下雨又下不来雨的天空,有点闷。这个时候,只有父亲一个人闷闷坐在堂屋正间,也不开灯,他静如雕塑一般,端坐在椅子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调子充满惆怅,充满悲怆,在近乎停滞的空气中蔓延开来。这时,我就坐在房檐下,也不出声,静静...
■雨墨堂哥打来电话,说是有人要买老宅。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开了。回到老家,站在秋意深深的老宅院子里,试图用心底的记忆去触摸那一丝丝的暖。曾经红色的砖地,因很久没有人打理,厚厚的灰尘铺漫着,从砖的缝隙里长出的杂草,在秋风中静静地摇曳。老屋依然伫立在那里...
■白东玄北方的夏天,透着一层干爽的亮色。我们的心情,也像是热辣辣太阳底下的树阴,鼓动蝉鸣——暑假和期末考试,是交互来临的,抱在怀里的课本还残留着瞌睡的朦胧,有关暑假的想象,已经生出了长腿,在满世界奔跑。跑过浑河上的那些彩色游船,跑过正在长高的城市...
■范孟广老人有两个生日,9月7日这个生日也是中原油田的生日。每年这个生日前夕,他都想在中原油田发现井——濮参一井井场过。前不久,陪他从井上回来,在一家小餐馆里吃饭,我给老人敬酒,他总是让我把酒杯倒满,然后端杯仰脖而尽,那种豪爽不减当年。老人已近古...
■宗福军童年冷湖■宗福军独自沿着冷湖唯一的一条大道行走,我浮躁的心变得非常平静。一个人闲散着走走停停,街上行人很少,只能见到三两个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人行色匆匆。不一会功夫,就到了文化宫。这里曾经是这个城市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最有气派的建筑,...
■朱智启挥动野花的女孩儿■朱智启去年秋天,一次到外地送货,返回油田地界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百鸟归巢,人亦归心似箭。我望了司机老梁一眼,他又习惯性地张开了嘴巴,随着车速的不断加快,嘴张得也越来越大,仿佛要一口把前面的路程吞进肚里。我想,照这样下...
■杨光红柳■杨光记忆中,常有红柳的影子。我自小生长在黄河岸边,印象中的红柳似乎便也生长于河岸、碱滩、荒地和沙漠边缘。红柳身量不高,分枝多而细长,有灰褐、紫红、粉红三种颜色。春天,一簇簇碧绿一片,蓬勃着,盎然出一派生机。夏秋时节,或粉或紫的小花朵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