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杂志期刊
《鹿鸣》(月刊)创刊于1950年,由包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杂志已经成为祖国北疆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文学大师郭沫若和茅盾先后为其题写刊名。一代又一代文学新人从这里走向文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活跃在文坛的许多中青年作家都在《鹿鸣》发表过作品。进入九十年代的《鹿鸣》又创造出新的辉煌,在培养地方作者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文集访问量: 7559 次
音乐列表
陈洪金那天早上,我赶着一头毛驴行走在北山上。哥啊,你不知道,那是一头什么样的毛驴,她的纯黑的蹄子,踩在石头遍地的山路上,发出踢踢嗒嗒的声响,那清越的蹄音,响彻了我十八岁的那个清晨。她走在我前面,沿着崎岖的山路,向着北山里走去。哥啊,我还要告诉你,...
莫可少了一片叶子的秋天一片落叶唤醒了秋天泛黄的呼吸不是风在呢喃:它们通过口形听对方的心树下的少女支起画板画少了一片叶子的树枝只是少了一片叶子夏天沦为秋天她也失去他泪水在纸上漾开像越来越多的落叶埋葬了夏天走过的路她把自己也画上去没有叶子没有树枝一个...
陋岩把你的颤抖递给我把头上的麦秸帽摘下来吧亲圪蛋?牙齿紧紧咬着发辫梢的小亲圪蛋低眉顺眼的脚尖不自觉往里弯的小亲圪蛋麦秸的锋芒遮不住你水灵灵的柔软一块土坷垃真不长眼?差点绊倒你心中的那点偷偷摸摸的不安亲圪蛋?把你的篮子拿过来吧把你的颤抖递给俺白蒿?...
李楠一我少年的成长,大半得益于山林。十五岁的时候,父亲帮我转了学。因为成绩不佳,恰逢父亲一位朋友调到山里学校任校长,便转了过去。虽然一样是乡下学校,但山里是我不曾去过的,其实因为体虚,我连家乡周围都没走透,十五岁的我,个子单薄,像是雏毛未褪尽的鸟...
韩伟林家境稍好,阿爸便从天津托人买来红梅牌收音机,后来又买呼和浩特产的天鹅牌黑白电视机,让我们一帮小孩快乐了许久。更小的时候,家里只有队里一根电线接着的木匣子喇叭,记忆中没有响过几次。冬闲时节,外地的瞽者胡尔其(蒙古语,说书艺人)也就格外吃香,从...
盛文强吃蜢酱,当猛将蠓虾可以做成最美味的虾酱,也就是蜢酱,这在半岛早已不是秘密。春秋两季,是蠓虾活跃的季节。这时的蠓虾几近透明,在浅滩中难以分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原本平滑的水面泛起一丛丛尖刺,那是蠓虾脊背拱出水面,这时用细眼网兜下去,拎上来的必将...
惠永臣是什么呈现出时间的金黄与腐朽嗓音里有易碎的骨头风吹起来的时候,谁忘记了带走歌声里的乡土寒冷的节气里,有着一堆灰烬曾经烤火的人已离开了这里不断变换视角,看到的仍是窗口那么大这个冬天歌声不是来自这里下午的枝条有着坚硬的词语一颗尘埃的轻不足以惊动...
万世长劳动号子像在内心祭奠祖先,才有的敬畏更轻是肉身。我倾听,春天。与花朵并开的阳光在陕北,绝对对称的歌谣,分为高腔和平腔爱恨不是一个人的人间,它往无限伸展它是偶数,水色的时光它用嗓子拴牛,生命自然放下。延伸于民间再打磨下去我在耕地。有古老的光亮...
叶平在我看来,所谓民歌,就是来自民间的笑声和哭声,最最打动人心的民歌,一定是发自底层百姓心底的哭泣。比如电影《白毛女》中的插曲。听了多少年,内心的体验始终如初——我也不想哭,眼泪自己就流下来了。这歌声,与孟姜女在长城上的千古长哭有的一比,无际无涯...
羊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正上初中。那时我记忆犹新的歌曲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还有一首就是《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我抬头,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