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华夏诗歌
《鸭绿江》杂志是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高端纯文学期刊,曾被誉为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之一,鼎盛时期发行量单期200多万册,社会影响力居全国前列。《鸭绿江》杂志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本文学杂志。每月10日出刊的《鸭绿江·华夏诗歌》以扶持和推介本土诗人为己任,立足东北白山黑土,关注全国,放眼海外。《鸭绿江·华夏诗歌》以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别具一格、争创一流的办刊目标;秉承“经典、先锋、前瞻、包容”的办刊宗旨;坚持诗歌作品与诗人品格、现实主义和创新精神、诗歌文本与诗学理论并重;要求文学性、思想力、
文集访问量: 8069 次
音乐列表
阴影在寂静的深夜森林童话和狼群如被斗篷遮盖树枝的力量被丝带包裹着灯光裹上糖。钟声在打盹夜晚到来,文字就逃遁在风中。天空的蓝色睡觉。肩膀上的猴子安静。松弛的领结从脖子的后颈缠绕永恒的时间光脚返回当一切都笼罩在神圣之中这一刻不属于我们离天亮只有两小时...
云聚云散云朵朵,花开花谢花祥瑞秋色褪,冬雪飞,云霞蔚。几枝岁月,若干风醉。灯火阑珊夜晚,百鸟争鸣千回。气壮山河远阔,缤纷心语花蕊。一枝一叶总关情,万缕海棠云雨霏。彩虹追,望乡归,情滴翠。心在何处,侠客逐水。行舟万千里,挚爱在心扉。若是风云变幻,难...
曾经虚度的时光一位友人从远处归来,跛了脚衣衫有几处被栅栏刮破的痕迹在一家朴素的小酒馆坐定我貌似兴奋,他却付之一笑这让我想起,一次半途而废的探险几页被撕掉的书信那是一段我以为虚度的时光一直期待内心深处的一场仪式将我从生活的繁杂之中分离出来其中有价值...
写在新墙河抗战史实陈列馆时光的锉子,磨掉记忆的锈迹新墙河的锯条,重新锯开湘北会战的历史日军四次南渡新墙河,燃起狼烟烽火又四次北渡新墙河,屁滚尿流回到原有防线从哪里来,滚哪里去,直到滚回老巢东京那些抗日战士,热血洒在冰凉的土地肉体埋在青山之下、田地...
李东海我们本来是站在西部的高地,可以自然地去歌唱西部生活的壮阔和大自然对于我们的恩赐。可是我们既不自觉,也没有觉他。结果,是一个在西部新疆生活了50多年的人,两手空空,仰天长叹!可是诗人沈苇就不一样:他是一个出生和成长在浙江湖州的人,他从南方一路...
在干旱的阳台上,她种了几盆沙漠植物她的美可能是有毒的,如同一株罂粟但没有长出刺,更不会伤害一个路人有几秒钟,我爱上了她包括她脸上的倦容,她身后可能的男人和孩子并不比一个浪子或酒鬼爱得热烈、持久这个无名无姓的女人,被阳台虚构着因为抽象,她属于看到她...
年年迎新,今又迎新旧岁辞去的身影,还在风中依稀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迎候新年初至的曙光为了这一天,我们等候了一年为了一年,我们期待这一天当新年的钟声清脆地响起所有人的欢悦都将会如春鸟一样放飞迎新的方式种种可以窗前静候可以月下翘首可以登高而呼可以聚饮群欢...
遇见这一个“这里是外城东门门道入口北墩台2号探方里的24个头骨女性占23个。后脑平整,顶盖均有缝隙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过迹象”当解说词引用了解剖学语气时光简洁平庸,谁能毫无悬念地离去?但那句“个别”将在时空里劈開一道非凡的裂口把想象驮往公元前...
天眼“大发渠,是在‘命的边缘/定义人与自然的意志,亦是渠水/追踪道德、人性、信仰……/通往精神领域的/‘运势//物质进步了,人性莫暗淡/暗处有光明,绝望地有希望/陡崖遇坚韧,突破穷之遮蔽/信心也是生存的土壤/扎根奋发向上……”这是著名诗人李发模刊...
李发模先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与他是老朋友了。他的叙事诗《呼声》曾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诗歌奖。李发模擅长写长诗,这在同龄的当代诗人中并不多见。2019年,已经70岁高龄的李发模又完成了长诗《命的边缘》,这尤其令我感佩。我感佩他坚持写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