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763 次
音乐列表
一、从孤魂草到白菊花周梦蝶的悲苦出自命运的不幸与捉弄:1921年,出生于河南陈店村贫困农家,作为遗腹子(出生前4个月丧父)在3岁时与苗氏女子定亲(16虚岁未满而娶)。1939年,以19岁大龄考入开封第一小学(就读一学期跳至六年级后毕业)。1945...
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为小说中的“城市与爱情”书写提供了一个独绝的范例——城市的陷落,成全了一对男女的凡俗爱情,这是张爱玲的大胆想象和创造。但在小说结尾,她却又借叙事者之口道出了心中疑惑:“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指白流苏),但是在这不可...
一、作为符号的莫斯科在写作《等待呼吸》之前,钟求是没有去过俄罗斯,更没去过莫斯科,他是在小说写完之后才去了一趟莫斯科,去的用意在于看一看真实的莫斯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由此来验证这一部从莫斯科始发的小说在细节上是否准确、可靠。这是一个有趣的症候,说...
张学昕于向华一以往曾经读过钟求是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它们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最难忘的,就是那篇写于2012年的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不可否认,这是20世纪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可以说,钟求是写出了一个不朽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个抒写命...
谢尚发1979年,《北京文艺》第11期发表了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小说甫一发表,因其所触及的爱情与婚姻之间纠缠着的社会道德问题,立时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论者指出,“这篇小说并不是一般的爱情故事……作者企图探讨和提出的,并不是什么恋...
一、寻路的人陈平原的“学术史三书”,本身亦是学术史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了解近30年学术转型的重要线索。所以一边研读《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这部新著,我同时也在重温陈老师与汪晖、王守常主编的《学人》集刊。明年是《学人》创刊30年,陈老师近来多次提及19...
一、学术专著该如何写多年前,郑敏先生在她的专著前言中说:写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先拟好大纲,尔后收集资料,查参考,依纲,对各章进行填充。书成后以纲领突出,体系醒目著称……另一种著述途径则并不预制纲领。作者在落笔之前往往早已深入到“野外”(field...
新书《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刊行,作为作者,有义务配合出版社“广而告之”。但与其云里雾里自我吹嘘,不如摘抄书中几段要紧的话,呈现大致立场,然后再加以渲染与铺排,展示自家研究思路之由来。至于功过得失,全靠读者评定;作者只能在不断“倒带”的过程中,略为...
海内外学界在追忆《新青年》杂志对中国思想史的杰出贡献时,大多会说《新青年》树起了“民主与科学”两杆大旗。其实,《新青年》给现代中国带来的最具辐射力的观念,恐还是“自由”二字。1918年6月15日,《新青年》刊发易卜生专号产生轰动,主要有两种倾向:...
文学阐释学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互动功能,它包含了观念重构,重构的资源来自于表现为文本的他人的生活经验、表达方式、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为了拓展自己的经验视界,通过对某个文本进行阐释,打开视野,在他人经验之上丰富经历,提升智慧,获得愉悦、美和善的陶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