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77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木木成舟
  • 藍光雨
  • 宋家园
  • 孤树
  • 蓝欧
“重返”为何艰难? 2023-11-09 08:48

宋佳仪潘家恩在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梁鸿已然完成了从学者到作家身份的转型。从具有纪实色彩的“梁庄系列”到如今文学性浓厚的《四象》,梁庄作为其文学书写的载体,始终承载着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梁庄之所以能够酝酿为独特的叙述空间,并不断被加工和塑形,不...

浏览全文 阅读(28064)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鲁迅《野草·题辞》从非虚构到虚构,从《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到《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这是我们所熟悉...

浏览全文 阅读(28077)

张红翠庞芮1940年,经受都市文明洗礼的萧红,以30年饱经苦难的生命之眼反观来时路,追叙故乡人事物,书写静默的呼兰河,是为《呼兰河传》,一年多后,萧红离世。尽管萧红的死是个意外,但我们依然可以认定《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命临终仪式的表达,是她“在生命...

浏览全文 阅读(28105)
荒野里的生与死 2023-11-09 08:48

《生死场》全书7万余字,分为大大小小17章,数千字到数十字不等,几乎是一些片段的连缀。表面看来破碎、凌乱,内里却有一股独特的精神之气贯注始终,让它具有强大而经久不衰的阐释召唤力。在叙事动机上,除了透过金枝言说自己,萧红还极力传达出她所看到的乡村生...

浏览全文 阅读(28095)
有待乎内,无期乎外 2023-11-09 08:48

那是2014年1月6日,上午九点半的样子,我与李莎同学走进了童庆炳老师所住的小红楼。带李莎去找童老师聊天,也是事出有因。大概是2008年做过手术之后,童老师就练起了毛笔字。记得有一次他跟我念叨:以前的文人,琴棋书画虽不能说样样精通,但总归是有自己...

浏览全文 阅读(28101)

一、张爱玲小说艺术的本体性研究本体性研究指就张爱玲小说文体、艺术构成及其特点的研究。1.小说意象、色彩等文本特点及其艺术效果研究。王文参的《张爱玲小说意象论》①从意象本体及意象的美感、生成方式出发,将张爱玲的小说意象作为一个专门的论题进行多角度的...

浏览全文 阅读(28071)

张爱玲推崇天才论,论者也不断推举她为天才,但真要人相信她完全横空出世,这在21世纪的今天究竟难以服人。张爱玲究竟如何开启了自己的现代文学写作之路?她的现代写作资源究竟出自何处?因此值得深究。张爱玲熟知中国古典文学,她的现代写作吸纳了某些古典写作资...

浏览全文 阅读(28066)

一、鲁迅、张爱玲相提并论从既有文献来看,作为读者,最早把张爱玲和鲁迅连在一起的,是后来大名鼎鼎又充满争议的作家木心。他自述道:“初次读到张爱玲的作品是她的散文,在一九四二年的上海,在几本杂志间,十五岁的读者快心的反应是:鲁迅之后感觉敏锐表呈精准的...

浏览全文 阅读(28104)

张立群闫冬妮在有关20世纪80至90年代诗歌史的写作过程中,历来有两个曾经传诵一时、热闹非凡的现象遭到人为的“忽视”,此即为“席慕蓉现象”和“汪国真现象”。一般而言,两个现象无法进入正统意义的诗歌史,是因为它们过于通俗,无法与诗歌的高雅置于一个层...

浏览全文 阅读(28118)

钱文亮马晓萱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之交,是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文学经历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而此“转折”之惊心动魄之天翻地覆,则完成于“胡风集团冤案”爆发之后的尘埃落定:当代文学的“一体化”格局至此奠基。据此而观之,胡风(包括“胡风集团”)似乎是...

浏览全文 阅读(2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