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努力张扬新的编辑理念,一直致力于独特的高品位的学术形象和批评形象的建设,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的品牌栏目。主要栏目:我的批评观、文论大家、今日批评家、理论新视界、个人锋芒、现象解读、今日热读、读来读去、港台澳文苑、未来文坛、品牌论坛、本期特稿等。
文集访问量: 6785 次
音乐列表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一大批讲述创建新中国伟大而艰难历史故事的长篇小说相继问世,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深入发展。张炯的长篇小说《巨变:1949》就是其中一部力作。小说以正在等待迎接新中国到来的福建地下党工作为背景,表现了在极端...
如何让红色历史小说更好看,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实现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双赢,这是写好红色历史小说的关键。在这方面,光盘的长篇小说《失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失散》描写了失散红军战士寻找部队的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彰显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
关于报告文学集《湘江长歌》①,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评说,必须弄清楚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这本集子的书写对象,即湘江战役;另一个是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显然,这两个问题都关涉重大,本文仅是就其中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理解的一个尝试。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
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艺术版图上,广西儿童文学或许并不耀眼,但曾经深深影响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代孩子精神生活的广西童话——萧甘牛的《一幅壮锦》《灯花》、韦其麟的《百鸟衣》《寻找太阳的母亲》,还有风靡天下的歌剧《劉三姐》等,总是让人难以忘怀。作为五六十...
《雾中汉水》和《川江号子》,是蔡其矫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作。这两首诗的创作与传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要弄清其原委,还必须从远因说起。一1952年,在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亚洲处东南亚科任科长的蔡其矫,想请调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回到自己喜欢的文艺队...
主持人吴思敬:本期“百年新诗学案”专栏推出两篇文章:张洁宇的《“汉园”的聚散及其诗学意义》、邱景华的《蔡其矫〈雾中汉水〉〈川江号子〉创作与传播始末》。一般文学史对“汉园”三诗人的描述,或点到为止,语焉不详;或集中在对三诗人作品的评析,极少对他们从...
女性主义的话题似乎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在欧美,由好莱坞的MeToo运动开始,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打破沉默者”;在日本,纪录片《日本之耻》的影响,为伊藤诗织赢来了时隔四年的艰难胜诉;在中国,不时出现的有关生育难题、职场骚扰、家庭暴力等具体事件...
十几年前,我写过一篇长文《赤子佛心钱理群》。那次是钱老师让我写的,他的《我的精神自传》要在台湾出版了,出版社提出要一个导读。没想到,钱老师居然让我写这个导读,真是受宠若惊。那篇导读最后写成了“我读钱理群”,这其实也是学钱老师的。钱老师一辈子的学术...
一钱理群在自述中说:“我的生命只有两个空间,这就是贵州和北京大学,我和这两个空间建立了血肉般的联系。”①这为自己思想成长划了时间段,也可以于此窥见其精神变迁之迹。贵州时期(1960—1978)和北京大学时期(1978—2002)缠绕着他复杂的情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越来越象牙塔化,鲜活的当下意识不太易见到了。这与研究对象的精神传统,形成了不小的反差。钱理群是最早针对这一现状表示忧虑的人,认为远离五四的精神,其实不会给研究带来活力。学术的过分细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易遮蔽人们的视野,知识分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