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14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蓝欧
  • 林沐风
  • 宋家园
  • 九满
  • 混沌虚空

赵颖1兰妮累了一天,只想赶快回家洗个透澡,喝杯牛奶,坐进柔软的沙发中,嗑着瓜子,看自己喜欢的韩剧。兰妮是这个城市多如牛毛的一家美容院的老板,本来她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医大毕业后在中心医院做眼科医生,可同事美娟跑到深圳后开了间美容院,三年间就成了百...

浏览全文 阅读(29774)

墨凝安子走出电子组装车间的时候,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并不是留恋和不舍,而是看那些还工作在车间的姐妹,也许她们和自己一样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明天就会被老板炒了鱿鱼。老板永远不会同情一个打工妹。这几年打工妹像潮水涌向深圳的大街小巷,深圳每个电子厂的门口...

浏览全文 阅读(29733)

周树莲1杜小桃看了眼手机:下午三点。她关了电脑,背起包走出办公室。路过卫生间的时候,特意走进去在镜子前扫了一眼,黑色的羊绒大衣,黑色的短裙,脚上是一双同样黑色的高腰靴,一袭黑衣,一头黑色的长发,庄重而优雅。她冲镜子里的自己满意地笑笑,戴上墨镜,婀...

浏览全文 阅读(29748)

美桦幸福来得太突然。那是一个平常的傍晚。华灯初上,街道两边是晚饭后出来溜达的人。腆着肚的,躬着腰的,背着手的,咧着嘴的,剔着牙的,满嘴酒气的,带着孩子的,牵着宠物狗的。神态各异,三三两两,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地在人行道上徜徉着,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

浏览全文 阅读(29713)

徐东胖子牛马来深圳有八年了。他混得不错,有了自己的翻译公司,房子和车子,也有过老婆。离婚后为了散心,他开车远游,四天后来到了北京。我们在第二外语学院的北门见的面。那时我住在第二外语学院的对面,租的民房,一个月二百块。我住不起更贵的房子,因为那段时...

浏览全文 阅读(29655)

杭东夏天来了。每天上午十点多,姜建信都能看到一个女孩会准时出现在那片礁石上。她卸下肩上的背篓,然后将脱下的衣服团好,放进随身带的一只塑料袋里。女孩穿在身上的泳衣应该是出门时便穿好的。一件蓝色的和一件红色的泳衣(几乎是隔一天一换,阴雨天顺时延迟),...

浏览全文 阅读(29686)

孔燕我希望读这篇文章的人,不止把它看作一篇诗论,我是借此提出一种艺术现象。同时探讨一个文艺批评史上争执不休的问题。我所论及的这本诗集带来的思索,使我不得不从他所从属的诗歌流派,以及中外古今文化艺术的纵横关系上着手分析。它就是孙国章的《无鱼之河》。...

浏览全文 阅读(29770)

张志云读了朱多锦先生的《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批判》一文,我基本上同意朱多锦先生的立论和观点,尤其赞赏朱多锦先生大胆质疑和勇于批判的治学精神。文论中的发现是独具慧眼的,反思中的批判是有理有据的。朱多锦先生思辨的中心问题是“诸葛亮形象本是一个历史误会”...

浏览全文 阅读(29718)

王谦诸葛亮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毫无疑问相当成功。这一文学形象的成功。要远远高于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当然。这所谓“真实地位”也是由后世历史学家们从各自立场记载而成,说它“真实”,不过是比小说家的天马行空做派要相对规矩罢了。)在我看来。正是有了...

浏览全文 阅读(29695)

孟嘉我刊2009年第九期(5月上)曾编发朱多锦先生的《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批判》一文,此文从对历史反思的理性出发,提出了‘‘诸葛亮是反动派”的议题,引起了读者关注。现将支持或持有异意的几篇文章编发如下,以引发更多读者的思考。——编者难道有人说诸葛亮...

浏览全文 阅读(29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