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本刊为我省反映边疆地区文学创作业绩培养少数民族地区文学创作业绩培养少数民族作家作者队伍,宏扬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纯文学期刊,已创刊五十年,培养了大批各民族作家,为丰富我省的文学百花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集访问量: 8946 次
音乐列表
杨荣昌在历史理性与地域美学中奔突——楚雄新时期文学论略杨荣昌楚雄被称作滇中,但从全国的地理版图来看,这里依旧是典型的边地。群山牵挽形成的乡野平畴,江川河流冲决而出的奔腾勇气,象征着这片土地上的文学,具有一种沉稳、包容与开放性并存的美学特质。尤其是...
徐霞沈石溪动物小说呈现的人性美分析徐霞沈石溪曾指出“文学虽然是人学,但人类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来的,至今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某种动物性,如果着力于从动物身上折射出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在动物王国中寻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失落的优势,或指出人类在未来征途...
朱彩梅浅论“第三代”诗人回归诗歌本体的艺术探索朱彩梅“第三代”是20世纪80年代继朦胧诗之后涌现诗坛的又一中国当代诗歌潮流,以“他们”、“非非”、“莽汉”等为代表。1986年10月,徐敬亚策划大展,由《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用七个整版...
张维明关于云南文艺评论事业的三点意见张维明借《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7年笔会之机,我就繁荣云南文艺评论事业讲三点意见,与各位同仁共勉。一、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重要意义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
龙符空灵洗练写意传神诗情画意——壮剧《彩虹》艺术象征和美学意蕴龙符壮剧,是壮族文化的象征与艺术符号,同时又是壮族人民的戏剧之根、精神的图腾与生命的灵魂,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悠久历史。云南壮剧《彩虹》,被誉为“抒情诗剧”“悲情壮剧”,1989年首演...
严程莹话剧《问心》的文本叙事分析严程莹云南本土原创话剧《问心》,先后在昆明南强街88号院、得意居(蔡锷将军府)、马家大院等三座知名的老宅子,以及昆明剧院、昆明工人文化宫小剧场进行演出达100多场,观者云集,享有盛名,值得关注。本文避开诸如庭院戏剧...
郭冬勇南英白璧微瑕看《锻刀》郭冬勇南英在2016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和综合频道,先后在重要时段播出了36集电视剧《锻刀》,同时各大网络媒体也迅速跟播,广大观众纷纷点赞,形成新一轮的“追剧”热潮。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昭通作家们的第一次“触...
字春华电影《婼玛的十七岁》:哈尼山寨与城市的对望字春华在安静的长长的电影镜头语言下,电影《婼玛的十七岁》,带着对哈尼山寨干净淳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坚守与现代化发展间如何平衡的问题的深邃思考,在层层叠叠的神奇雄壮的哈尼山寨梯田间,恩雅的如天籁般静...
傅海燕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审美内涵傅海燕云南的民族音乐是一座宝库,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是经历了时代的沧海桑田,由人民大众口耳相传而留下来的,堪称经典。当代的作曲家们,无数次流连往返于田间地头,将采风所得的民族音乐作为基本元素,用现代作曲技术谱成...
额瑜婷电影《阿佤山》中的佤族木鼓舞文化额瑜婷电影《阿佤山》是围绕一棵红毛树的买与卖展开故事情节的。这与红毛树在佤族社会中的特殊历史文化地位分不开,涉及木鼓崇拜等佤族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红毛树是佤族木鼓文化的重要元素。影片多次出现佤族木鼓舞,除渲染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