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94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蓝欧
  • 骆雪
  • 易梦
  • 幽林飞鸟
  • 孤树
  • 小泥巴

尹宗义怀揣春天去阅读——评艾焱的诗集《悬崖上的春天》尹宗义2014年的春天,艾焱把他的新诗集《悬崖上的春天》送给我。我捧着100页厚的诗集,首先被书的简洁设计吸引。洁白的封面,就像冬天飘落的雪花。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春天”两个字被设计成绿色,“春...

浏览全文 阅读(32531)

周文英幸福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铁雪玲诗集《低处花开》印象周文英看到铁雪玲女士厚厚的纸质稿诗集《低处花开》,是金山乡新团苑的家里请师傅正在院坝搭建雨棚的一个周末的下午。是由她的先生开车从丽江古城来到我的家。家里一片混乱,院子里电钻机疯狂地鸣叫,尘...

浏览全文 阅读(32540)

周能汉顽石异彩也灿烂——读普弛达岭诗集《石头的翅膀》周能汉获得普弛达岭赠阅诗集《石头的翅膀》,欣喜中细读两遍,感觉这是充满彝族情结的学者型诗作。诗人把流传千万年的彝族传统文化与时代民族精神韵致,在流畅不息的灵动笔触下化作坚硬顽石,插上腾飞翅膀,走...

浏览全文 阅读(32560)

黄凤玲边疆阅读置身于苦难和阳光之间——胡性能《消失的祖父》读记黄凤玲·主持人语·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的修行方式。“读书日”被提出,似乎这天又变成节日,全民狂欢。事实上,口号还是口号本身,大家都还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读的...

浏览全文 阅读(32731)

朱小杰《活着》中蕴含的生存意识与死亡意义朱小杰先锋派的作家余华在创作中执着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善于运用冷漠的笔调去解读现实生活,揭示在现实世界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所展现出的贪婪,残暴冷酷的一面。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作者就摒弃了之前的先锋派的创作原则和方...

浏览全文 阅读(32766)

刘馨芮经典重读镜像理论视阙下以《雪国》为中心看川端康成矛盾的女性观刘馨芮·主持人语·《雪国》是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诚的代表作,历来研究者甚众。刘馨芮的文章以德国美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剖析了《雪国》中驹子与叶子的形象。文章选择角度较好,论述...

浏览全文 阅读(32704)

蔡毅理论前沿加强文学的道德追求,创造高贵神圣的文学蔡毅·主持人语·本期“理论前沿”栏目再次推出云南著名评论家蔡毅的“加强文学的道德追求,创造高贵神圣的文学”一文。蔡毅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这是他关于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系列文章之一。在...

浏览全文 阅读(32791)

聂梦范稳长篇小说《重庆之眼》——脊梁的硬度聂梦“重庆之眼,既是回望之眼、正义之眼,又是未来之眼、和平之眼。从它深重的目光里所映射出的,是情感、是信念,是磅礴的力量,是对过去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承担,是一个民族脊梁的硬度,是一个泱泱大国文化自信的雄浑充...

浏览全文 阅读(32852)

李云雷《重庆之眼》:历史事件的现实回响李云雷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上,抗日战争是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抗战之前,晚清以来的中国积贫积弱,国势日衰,到抗战时达到最低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而抗战胜利扭转了中国的命运,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浏览全文 阅读(32844)

云信特别关注对话范稳:“诠释那段被遗忘的历史是一个小说家的责任”云信·主持人语·范稳是中国著名作家,连续三届入围“茅盾文学奖”。近年来,范稳一直关注抗战题材,从去年的长篇小说《吾血吾土》到今年推出的《重庆之眼》,都是抗战主题的作品。范稳在创作上历...

浏览全文 阅读(32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