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路上,往往把心思用在如何尽快到达目的地上,其他细节不计。还有什么可说的?和谁说去?其实不然,出了家门,无论去做什么,说不定还真的就得说点什么。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傍晚悠闲地在小径散步,偶尔会有人与你擦肩而过。从你身后超过你的人,匆忙赶路,不忘...
北国的春天,在温度表上是读不出来的。夜里零下两三度,白天就有零上十几度。待清晨温度达到零上四五度的时候,中午就有女孩子穿裙子在街上走了。阳春三月,竟下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风雪,直到四月中旬,气温仍像猴儿脸似的,今天高明天低地变来变去。要摸到春...
一个生疏的长途电话,让我惊呆了。是林怀秋先生的女儿打来的,告知我林先生09年4月4日去世了。享年83岁。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真真的吓了一跳。春节前,接到林先生的信,是在医院里病床上写的,从字迹和纸张上看得出来。以前,林先生的信...
喜欢看书,每个周六有了空闲,免不了往书店跑。看到书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并不觉得烦,因为那些在书架前流连忘返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大多与我同类。而对那些不拘形色,靠着书架和窗台、蹲在地上甚至坐在某个台阶上如痴如醉的读书人,更多几分敬意。去的次数多了,...
我常常在一片小树林旁驻足凝望,那是居民楼前的一块小三角地,几十平米,密密麻麻栽了近百棵树,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更像是把苗圃的一角搬到城里来了。有人说:“唉!这不是在种树,是在‘种数’呢”!哦,有“数”在驱动,是“数”在作祟!怪不得树们常年挤在那里,...
在人世上匆匆行走,见到很多人和事,让人心存几分感慨。游览庐山,一张毛主席在如琴湖畔坐着藤椅的照片印象加倍深刻。因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任何一个景点,做照相生意的人都在摊点放上一张藤椅,并摆上这张放大了的照片。他们声称毛主席曾经在此游览并留影,就差点...
腊月二十八,按照旧习俗发完一大盆面,收拾停当,随着人流到超市买年货。预先打算买的几样东西,买完了,推着购物车仍舍不得离开。满超市的人,熙熙攘攘,散发着巨大的磁力,不是这几天市场里的东西不要钱,而是唯恐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因为缺少了一丝一毫而留下遗憾。...
去年,我提前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工作岗位。虽然事先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一旦真的不上班了,没事干了,免不了心理有些失衡。有时候,和一同下岗的几个朋友聚会。大家比较认同一个说法:我们这茬人真倒霉。该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饭;该上学...
闹着玩似的编了这本小册子,送给你们——我的亲朋好友。这不是书,因为我不是作家,顶多算个业余作者。尽管我学的是中文专业并酷爱文学,可是,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除了在学校里教书育人,就是在机关摆弄文件材料,却从来没想过写点什么文艺作品。直到1998年的一...
戊子初冬,文友秀芝来省散文学会,送来她厚厚的一摞书稿清样,并郑重其事地向我索序。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虽不才,难得她信任,岂可辜负她的诚意。于是,挑灯夜读,浏览起她这洋洋二十余万字的文章。随她回顾往昔岁月,伴她晾晒多重心情。其全书行文看似平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