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261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龙富金
  • 蔚青
  • 自由星期八
  • 君羽飞霐
  • 胡谈

曾凡银摘要:安徽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先试先行林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度体系,构建党政领导挂帅、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林业生态保护发展体制机制。...

浏览全文 阅读(23663)

刘锋杰摘要:周扬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形成了从早期的“特殊规律论”到中晚期的“共同规律论”的思想变化,使他能正面肯定文学史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并将其视为一种标准来评价文学创作,为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思想解放与新时期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持。证...

浏览全文 阅读(23648)

刘超摘要: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论史中,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理论表述形式,即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浏览全文 阅读(23664)

编者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是在中国新的社会与文学现实的基础上,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学界提出来的对于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的一种新概括。本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文学理论进行了探讨。赵炎秋的文章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特...

浏览全文 阅读(23738)

周丹丹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和全面振興。在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新乡贤是一个重要的参与和推动力量。重返费孝通在讨论乡土重建时的理论视野,重思费孝通有关乡市相辅相成、乡土人才反哺乡里、双轨政治等问题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

浏览全文 阅读(23725)

俞秀玲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当代乡村治理出现困境。新乡贤文化的重塑是当代乡村治理的新路径选择,是通过重建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加强新乡贤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建构礼法结合的多元协商合作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浏览全文 阅读(23720)

戚迪明刘玉侠任丹丹摘要:乡村文化是淳朴、仁厚的乡村社会习气的代表,其内涵和意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秩序,然而,迅猛发展的农村现代化对乡村文化造成了极大冲击。文章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36个村的调研发现,当前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转型中面临诸多障碍和...

浏览全文 阅读(23704)

曹顺庆李甡摘要:“中华文明意象”不仅只是文学意象,它还是一种象征和符号,广泛存在于典籍、诗文、绘画、建筑等多种形式之中,大致可以分为自然、人物、地点、动物、器物、色彩等六类。“中华文明意象”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形成了包容多元的面貌;在当今时...

浏览全文 阅读(23653)

任荣摘要:被纳入现代文学三十年文学视野中的民国皖人旧体诗词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安徽古籍丛书”的整理出版,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古今文学演变”思潮的影响下,诗词集的整理力度加大,“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

浏览全文 阅读(23718)

雷鸣摘要:自五四以来,文学赋予“中医”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功能,对“中医”的想象呈现出明晰的演变轨迹。新世纪以来,小说对“中医”想象蔚为大观,且全然为正面叙述。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医”叙述呈现为迷魅智者型、异域文化征服型、传统文化守护型、民族史诗...

浏览全文 阅读(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