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小说评论》本刊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小说研究、评论的刊物,多年来,以鲜明的当代性、信息性、现实性、学术性、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等特色获得了广泛好评为国家级学科核心期刊。
文集访问量: 5554 次
音乐列表
黄晶莹一长篇小说《父兮生我》设计的几个主要人物及其家庭的命运都不是交叉的,情节上没有因果关系,均服膺于20世纪“父性消长”这一主题,这在我看来,这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小说以赣南客家大本营及其百年衍变时代更迭为叙事时空,形神...
邵滢沉静而坚韧地笔耕于赣南乡间,执着以文字向乡土生活掘进的李伯勇,新近出版长篇小说《抵达昨日之河》,书写了一个下乡知青对乡村拒绝与认同、疏离与抵近的生活史和精神史。知青题材在当代文坛早已取得丰硕成果,李伯勇当下推出这部持重之作,在瞬息万变的接受语...
贺绍俊我很欣赏《抵达昨日之河》这部小说的名字,它让我想起希腊先哲包含深邃哲学思想的一句名言: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要说,李伯勇的这部小说之名同样具有深邃的哲学思维。昨日之河应该早已流逝,但李伯勇仍然要顽强地抵达已经流逝的河流。这样一部带...
徐勇在八十年代的文学史写作中,十七年的经典之作《创业史》一直是备受争议的作品,其实,对于这样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之必然性的小说,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受到了直接而巨大的冲击,这一冲击主要表现在彼时的农业改革小说创作中。想当年,那么多的小说都把合作化运...
王雷雷相对于虚构文学而存在的非虚构文学族群,在广义上包括:史传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记、游记、日记、语录体散文等。狭义的非虚构写作,则是专指从美国六十年代伴随着新新闻写作而开始兴盛的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又译作非虚构小...
曹霞“冒犯”一词在批评领域被当成“褒义词”运用,大约是近年的事情。但它频繁出现应该是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美学判断,标识着一些反抗常规叙事、反抗社会规范、揭橥庸常生活表象的叙事特征。那时它常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中,尚不具有合法性,但时至今天,文...
潘震中国当代翻译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了解,与此同时,学术界也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或从具体译介内容的角度,或从具体译者模式的角度,或从具体译介工程的角度,或从加强中译外研究的总体思考出发,较为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了中国文学作品的译...
黄荍笛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学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不少学者对相关的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如徐珺教授等所著的《汉文化经典外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何平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是对世界20世纪文学现代主义审美和形式革命的补课,还是“奔忙于官方话语和新兴异端力量之间的协调者”推动下的“本土性、民族性的文化建设方案”?我们对发生在1980年代的先锋文学运动的起源和性质可以有很多的解读。对于这场先...
程光炜一我在2007年写过《王安忆与文学史》一文。文章发表后,我曾经在私下询问这家杂志的主编朋友,王安忆女士是否对此文感到不悦?他回答没有什么反应。这说明作为大作家的王安忆有宽阔的文学史视野和知世胸襟,她自己也写过《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