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接到蔡楚标兄的电话,说要我为巨洋集团编印的一部书写一篇文章。当书稿送到我手中的时候,竟然吓了我一大跳:乖乖,这哪是书嘛?俨然是万里长城上那厚重而又坚实的古砖头啊!夜里,酣畅沐浴,洗净手足,倚靠床头,搬起如古砖似的《传统文化感悟》,思绪就...
1老江同志又要出书了,这是他近几年的所出版的第五部个人文集。我惊奇于他的壮举与速度。据说,犹太人把出书作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之一,而我国有一位房地产商也著文说过,他这一辈子的成功就是盖一些好房子,写一部好书。由此看来,老江同志是大有成功之本了,可喜...
1幼荣会长嘱我为《古今诗人颂惠阳》写点文字,尽管时人好为人序,但梁任公先生的讥讽之语犹然在耳,本人何德何能,既没资望,又无专攻,尤其于诗词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为序我是断然不敢的。但幼荣会长的盛情与厚看却不能辜负。在一篇文章里,我曾戏谑自己在...
经过数年的积淀,刘汀龙先生的专著《流年小悟——人生处世哲学随笔》终于要面世了,可喜可贺。应该说,对于这部书的出版,我有比其他读者更为深厚的感情。因为这部书的缘起是我与汀龙先生从接触、相识到思想不断碰撞的结果。所以,当这部书稿即将付梓的时候,我定下...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对农人一年四季劳作的描述。然而,并非所有的农人都会那么幸运,可以得到春华秋实的馈赠,也会有徒劳无功、颗粒未收的年成。而杨杏华先生如此幸运,在企业管理和经济领域久经耕耘后,可谓硕果满枝,喜获丰收。我们可以在即将付梓的《春华秋实...
在惠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15周年之际,一部反映我市老区建设情况、展示惠州老区风貌和记录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及老促会在老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的书籍即将付梓了,我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感到非常荣光;亦对我市社会各界在老区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
1在惠州,一对父子钟情文化而成为惠州文化的一道绚丽风景,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属少见。一口气拜读完作家白雪的长篇报告文学《两代人的文化情缘》,让我这个对世事懒得一顾的土家野夫也热血沸腾,思绪万千起来。在如此丰富的人文景观的长廊中游走,让我彻心透肺地感受...
这部书名,我想了很久,最后确定用《闻之居笔记》。“闻之居”是我的书房名,“笔记”就是在这个房子里的文字记录。以前,我出版过几部书,都是按体裁分类的,散文、评论、新闻、教材,便于起名,而这次,是综合类的大杂烩,要统统概括,还真不易。《闻之居笔记》,...
这个标题是按照澄钦先生向我表达自己在绘画中的设色观点而拟出的。一次,一位市领导请黄老画一幅集惠州著名景点于一体的长卷。草样出来后,领导说不要着色,要全墨画。黄老先生说,中国画发展到今天,设色已被广泛应用,且有很好效果,为什么不用颜色表现呢?可见,...
这些文字,说叫代序,不如说是一个说明。书中的文章,是我妻子在十多年前写的,在广东惠阳高级中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我就着手策划编辑这本书。当时已有两人为此书写序,一是时任惠阳高级中学的校长李曾明先生,再是美籍华人、著名诗人作家程宝林先生。可是因为经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