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下半月)
《延河(下半月)》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中共神木市委宣传部协办的大型纯文学期刊,遵循“关注文坛新生代,聚焦文学新力量”的办刊宗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时代的办刊原则,注重青年作家的作品,呈现文学的活力与朝气,为广大文学新人和青年作家朋友提供展示自我和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集访问量: 11020 次
音乐列表
□李丹走三边(连载六)□李丹第三十七章这一年罕见地出现了闰二月,预示着将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庄户人在年开头就这么猜断、议说。二月底的一个黄昏,在定边城的司令部里,由三边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十一旅政委朱洪英主持,一个团级以上干部参加的紧急军事会议正...
□何喜东遥望塞北□何喜东陕北的黎明,开始于一声底气十足高亢嘹亮的叫鸣声,好像黎明就是从那声叫鸣里开始透亮。如纱的黑暗一层一层退去,惨白的月亮一坠一坠躲藏起来,眼前的世界被勾勒出山水画一样的轮廓。这时候鸡叫的越来越响亮,你方唱罢我登场,黎明真正来了...
□赵宏游棣花□赵宏暮春四月,伴随着甜甜的雨丝,与友人相约,我再次游历了贾平凹故里——棣花。春日里,棣花古镇的每一片樟树叶子上都秧照者春光,这一抹绿,阅尽了人间的生机。棣花古时是“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商於古道上的大驿站。相传秦嬴政当年攻打楚国襄阳...
□杨进云饮食其事□杨进云少年时代,少吃食,非常能吃,农村的七十年代生人,估计多有同感。那时,谁家都缺吃少穿,过的不丰盛。不过和莫言先生相比,我显然要幸运的多,因为我儿时用以维系生命的玉米面粑粑,肯定好过莫言先生那发霉的红薯干吧!小时没有饿肚子的经...
□黄兵北河沟印象□黄兵在中国西部的地理板块上,有许许多多被冠以沟、梁、湾的地方,而在这些诸多的山地乡村间,我独与北河沟在而立之年结下不解之缘。生养我的四川故乡,也是一个被叫做胡家沟的地方。在那里,我汲取了生命最初的营养,是沟里的山水和父老伴我成长...
□冯军权坡上坡下□冯军权冯山村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块坡地上,我们习惯把住在村子东面的人叫坡上,住在村子西面的人叫坡下。村子不小,一百三十几户人家,镶嵌在半山腰,显得拥挤,但很稳固。从村子的东头一路向西走,出了村子,再走半里路,就不平坦了,该是下坡路了...
□温洁金色满地□温洁大自然真是大手笔,它能把每个季节描摹成内涵不同的写意画。日子已经过了立冬,但安康的最高气温仍然是24度,冬的脚步好像被温暖推迟了,而秋的意境自然被这王莽山的轮廓和树的内涵沉潜了。最爱秋日行不足,好友相约直奔去。我们八点从市区出...
□毕堃霖送你一支笔□毕堃霖最近心情颇不平静。感觉到生活的某些压力,像天空沉重的乌云,将人的身心笼罩。想逃离,逃离不出,想深入,却害怕被深渊和惶恐吞噬。在接到又一个写字任务的时候,觉得自己时刻紧绷的神经几近崩溃。同是文章,有的仅能称之为写字,而非写...
□李俊辉去见贾平凹□李俊辉在关中农村,“先生”是庄稼汉对老师的尊称。不识字的父母,对先生无比的崇敬,每次见了面,父亲满脸堆笑,对老师说:“先生,我娃在学校要是不听话,您就打,到沟蛋子上踢,我绝对没意见!”我的家族当中,也出了几位先生。祖辈当中三爷...
□柴广翰骊山烟云□柴广翰在中国的名山大川中,有这样一座山肯定是被我们的历史学家忽视了。它绝无泰山的巍峨和厚重,无华山的险峻与奇绝,无衡山的巍然与磅礴,无嵩山的陡峭与峻拔,却似一匹青色的骏马,轻逸潇洒、气贯长虹。狼烟四起,鼓角争鸣,这里曾上演了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