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科类期刊,由广西梧州文联主管主办,1972年创刊,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5-1110/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819,邮发代号:42-199。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收录期刊,广西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美观,阅读量大,品牌效应好。 主要栏目:纪实点击、小说广场、散文天地、诗歌长廊、教育天地、民俗研究、文吏春秋、文化论坛、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影视文学、档案管理、读书评论、新闻传媒、经济纵
文集访问量: 9422 次
音乐列表
你曾说过回忆是有颜色的而我却笑你是浪漫得着了魔终于有一天你离开我我的心是那样彷徨失措只能坐下来翻开那本薄薄的相册相片上有你也有我你微笑我快乐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不可言喻的默契没有任何沟壑现在我懂得了你的话回忆真的有颜色而我对你的回忆永远都是粉红...
丈夫小王突遭车祸去世,吴娟悲痛欲绝。丈夫是因为开车玩手机才发生的车祸。吴娟把那部惹祸的手机放在了骨灰盒里,当作丈夫的陪葬物。料理完后事,吴娟独自守在冷清的家里,产生了错觉,恍惚觉得丈夫并未离世,只是出了远门。吴娟忍不住拨打了丈夫的手机号。手机里传...
老孙是一名清洁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早起打扫自己所管辖的那段街道,等到太阳出来,上班的人多起来,老孙就收工回家。这天,老孙干完活回到家,坐在院里的石桌旁,随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又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走进厨房用保温盒装好饭菜,正欲出门。这...
“卖T恤、裙子、防晒衫、美体裤喽……”清早,远在山坳里的村民们刚撂下饭碗,走村叫卖的吆喝声就劈开山林间缭绕的雾气,踩着树梢上的宁静,在小村里传了开来。村西头的秀芬听到吆喝声,匆忙拾掇起碗筷,在围裙上揩干两手,从柜子底下拿出老式的人造革钱包,循着声...
王老四刚把收回家的玉米棒子放好,院子外便传来阵阵吆喝声。口干气喘的他顾不上喝水,拎着毛巾就出了门。“老哥,这什么品种,咋卖?”王老四一边擦汗,一边望着眼前这位五十岁上下、又黑又胖的秃顶男人。一看来了买主,秃顶男人异常兴奋,立马递过一支香烟:“老弟...
我的家乡位于藤县县城正南方,距离县城30多里。进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乘船沿着北流河北上;一条是陆路,穿过几座不高的山丘,距离基本一样。从我记事开始,这两条路我走过无数回,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我第一次进县城,走的是水路。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
傍晚,我和几个朋友到远郊的一个野湖垂钓,忽见湖边的一间瓦房升起一股炊烟,悠悠晚风,送来柴火的味道,于是不期然地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炊烟。“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冥冥中,我仿佛回到故乡,看到亲人在厨房里忙碌着,熊熊的火光,照亮他们的脸庞...
冬日里的火棘果,在绿叶的映衬下,一颗颗、一簇簇、一树树、一片片,红彤彤,恰似燃得火红的云朵,镶嵌进我记忆的窗棂里。儿时,我住在外婆家。那里靠近江边,属于典型的坡脚地区。姨娘背着我到处玩,冬天的山坡上,懵懂的我伸出手去摘豌豆大小的红果子时,被刺了一...
乡愁是藏在胃里的一只馋虫,小虫蠕动勾起香愁,梦里萦绕乡愁。这愁绪是由食物引发的,是记忆深处的一道印章。小时候,我每天一放学就挎着小竹篮,满山遍野地去割猪草,也经常从菜园子割青菜或红薯叶子。我将一大篮子青草背回家,奶奶接过篮子,掂一掂重量,笑呵呵地...
冬夜,窗外寒雨飘飞,守一盏灯光,我与小女儿一起诵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向晚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读完暖意顿生。时间上溯三四十年,红泥小火炉在寻常人家中乃是常见之物。在南方,尤其两广,时人不是拿火炉取暖,而是主要用于烹煮。寻常家用的小火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