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科类期刊,由广西梧州文联主管主办,1972年创刊,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5-1110/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819,邮发代号:42-199。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收录期刊,广西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美观,阅读量大,品牌效应好。 主要栏目:纪实点击、小说广场、散文天地、诗歌长廊、教育天地、民俗研究、文吏春秋、文化论坛、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影视文学、档案管理、读书评论、新闻传媒、经济纵
文集访问量: 9417 次
音乐列表
一场秋雨一场寒。母亲匆匆忙忙打来电话,问我秋冬衣物整理好没有,要我赶紧准备御寒衣物,要不然到时候受冻挨冷了,会生病的。我离家在外工作多年,母亲这样充满慈爱的声音,每年都像秋天一样如期而至,让我在萧瑟的秋风中感到一丝丝暖意。在记忆深处,母亲对天气变...
在整个夏季,我赏遍了荷塘里的荷花。荷花,从一枚枚卷曲的小芽,舒展成阔大的绿叶,由一枚枚弩箭般的花苞,开放成粉红的伞裙。它成全了高高的芦苇,成全了低矮的水草,成全了嬉戏水间的野鸭、白鹭,成全了各种各样的水鸟,在这里栖息、做巢。我理想中的荷塘,永远是...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勾起我对油灯的回忆:一个风雪夜,乡村小镇突然断电,爷孙俩搬出了尘封已久的老式油灯。火柴擦燃,点亮油灯,昏黄的火苗映照出爷孙俩的笑脸,也温暖和触动了我孤独的心。朦胧、昏黄的油灯下的旧时记忆,就像老照片,顷刻浮出脑海。那时的农村...
每年夏天,我家的小院里,都会长满纤长的南瓜蔓儿,它们爬墙越檐,惬意延伸,把不大的小院子装点得郁郁葱葱。夏天翠绿欲滴,秋天满眼金黄。南瓜也就成了我们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有关南瓜的故事和对南瓜的情愫,像柔软的南瓜蔓儿,悠远绵长。小时候,从奶奶口中,我...
正值重阳,秋高气爽,又恰逢周末,我与朋友一行五人,往藤县太平镇狮山而去。汽车在公路上疾驰,远远望去,狮山绵延数公里之长,山如其名,一如雄狮醉卧。秋日骄阳映射在雄狮身上,一如雄狮金光闪闪的毛发。相传,鬼谷仙子养有三只狮子、五只老虎,一日,鬼谷仙子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代梧州的民情风俗,古史志是如何描述评价的呢?旧志(指《清同治版·苍梧县志》以前残轶的苍梧志书)云:“兹邑民性淳直,士风朴茂”,“音乐娴美,有京洛遗风”。《图经》:“良材秀民,好学者多”。《隋志》:“里人质直尚信,士大夫贵节尚气...
清朝道光元年,梧州有个开明绅士名叫张大洪,是本地的一个富户,又是佛门居士。他性格开朗,乐善好施,热心乡土建设,大家都尊称他为张善人。张善人博学多才,研读古今史书。他觉得梧州是岭南地区的一块宝地,在有生之年,若能做出一两件有利于梧州百姓的大事,那就...
叶广学锦石山,是一座高约两百米的圆柱形石山,是古代火山爆发时由地下喷出的岩浆凝聚而成的火山岩石山。该山坐落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城西陆水河与西江交汇处,乃西江一奇景。锦石山历来被称为“西江奇观”“西江第一怪石”。在西江行舟,远望锦石山,下如层城,上...
1965年6月的一天中午,西江上的系龙洲方向传来“呜……”一声令人震聋发聩的悠扬巨响,这响彻山城的声音,预示着又有巨轮进入梧州港,因为前些时候,两艘日本造的桂海轮就是这样开进梧州港的。梧州的男女老少涌向江边观看,视野开阔的西江北岸一下挤满了人。在...
我到过很多次藤县大黎镇大黎村。以往来去匆匆,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今天,我放慢了脚步,在大黎村巷里漫步,倾听那一段段远去却依然清晰的记忆,感悟那一颗颗已消逝却始终澎湃的灵魂。雨后的大黎,青山叠翠,田野放绿,空气湿润,让人有一种凉丝丝的畅快和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