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科类期刊,由广西梧州文联主管主办,1972年创刊,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5-1110/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819,邮发代号:42-199。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收录期刊,广西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美观,阅读量大,品牌效应好。 主要栏目:纪实点击、小说广场、散文天地、诗歌长廊、教育天地、民俗研究、文吏春秋、文化论坛、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影视文学、档案管理、读书评论、新闻传媒、经济纵
文集访问量: 9409 次
音乐列表
黄健生近期小李家里的电压偏低,亮着的灯泡有时一闪一闪的,空调或者微波炉启动时,偶尔还会自动跳闸。一天,敲门声响了,小李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个壮实的中年汉子。汉子说:“我是供电公司的。”小李一听对方是供电公司的,就想问问他近期电压情况,于是客气地说...
王刚菊1938年的初春,与苏州共享天堂之誉的杭州,由于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昔日风景如画的西湖秀色,变得满目疮痍,萧瑟一片。日本宪兵队队长小岛一郎,40余岁,又矮又胖,他刚刚接到南京日军总司令部发来的密电,要他尽快搜罗中国的文物古董。杭州乃历史文化古...
叶生华临江市里有条河,市民们经常下河游泳。可是这几年,这河被市里一家化工厂排出的污水染成了“黄河”,河水发臭,沿河居住的市民苦不堪言。一日,市民们发现河边一处空地上搭了一间石棉瓦小屋,屋里住了一位老头。白天,老头拎着一只蛇皮袋,在马路边、居民区、...
张光恒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七夕”,在传说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牛郎二人,这一天将在鹊桥上相会并互诉衷肠。此节日可谓历史悠久,而细究起来,这一天更是被人们赋予了多层涵义,诸如希翼乞巧、祈求得子、祈祷福禄等,因此,七夕也算是中...
杰文作为秋天里的第一个节日,七夕总会被浸染上“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凄美色彩。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咏叹牛郎、织女悲欢离合及七夕风俗的诗文。《诗经·大东》中最早记录了牛郎、织女的情事:“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
翟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了“乞巧”,在这一天里,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活动,在山东则有七夕吃巧果的习俗。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样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有油、...
李宽林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通称“七夕”。从古到今,七夕就是女性专享的节日,故又称之为“女儿节”。如今,又有人把七夕看作是古代的“妇女节”。女性们度七夕的活动,至迟不会晚于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六朝齐梁时代,梁代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便记述了当时...
李俐周安与丈夫在香港合照2018年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成立70周年。我家四代人里都有民革成员,分别是第一代周百熹(曾祖父),第二代周安(外祖母)、周世琦,第三代曾凡、伍智萍,第四代是我本人。我的高祖父周之济(周百熹之父),是追随...
黎庆焕粤曲作为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两广粤语地区,梧州是岭南文化发源地,故粤剧、粤曲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梧州人的青睐。1912年,梧州最早的曲艺团体“乐乐乐”成立。1949年,乐和社、凯社、韶社、半闲乐社、盐业工会俱乐部和中山室等7家...
谭坚图为坐落在岑溪诚谏镇陀村东北面龙订山的冲天石,相传是瑶首唐宗钦战死的地方,因唐率瑶民起义时,号称“冲天大王”而得名。民间传说唐死前曾身靠巨石高喊“吾乃冲天大王也”,他死后当晚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第二天早上,士兵发现巨石上又加盖了一块形似斗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