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社科类期刊,由广西梧州文联主管主办,1972年创刊,旬刊,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45-1110/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819,邮发代号:42-199。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维普资讯网等收录期刊,广西第四届社科类优秀期刊,杂志内容丰富,印刷美观,阅读量大,品牌效应好。 主要栏目:纪实点击、小说广场、散文天地、诗歌长廊、教育天地、民俗研究、文吏春秋、文化论坛、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影视文学、档案管理、读书评论、新闻传媒、经济纵
文集访问量: 9384 次
音乐列表
吴家宁文/摄甘乃光纪念馆吴家宁文/摄在岑溪市区,有一座小洋楼安静地矗立在东山公园南麓,那就是甘乃光纪念馆。在喧嚣的城市里,它犹如一位端坐在时光深处的隐者,无声诉说着那些随风远去的岁月。一个春日,我走进这座以名人别墅改建为纪念馆的建筑物,触摸历史留...
黄静金齑飘香源流长——话说太平咸酸菜黄静“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炒)……”读着宋人的词,我就想起金黄鲜嫩、酸辣飘香的梧州藤县太平镇的咸酸菜,恨不得马上炒上一盘大快朵颐。据说,太平镇江口村一个农家的祖先,从广东潮...
周广熙神奇的六堡虫茶周广熙六堡虫屎茶六堡虫茶主要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又称“龙珠茶”、“虫屎茶”等,是小龙蛆(一种小黑虫)吃了茶叶后排出的粪便。虫茶大小如米粒,不臭不脏,色泽黑褐,用开水冲泡后汤色红褐,清香似茶,滋味浓醇回甘,其营养价值与药...
戴连升文/摄蒙山长寿文化戴连升文/摄119岁的张景年老人在接听手机。百岁抗战老兵黎家仕在打拳。105岁的女共产党员王美珍在地里劳动。86岁的老土改队员邹柏英在练功。自古道:“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在广西梧州市的蒙山县,“六十岁算小伙,七十岁是中年,...
潘大林千年未淡的墨痕——富川秀水状元村潘大林富川秀水状元村富川秀水状元村,是一斑千年未淡的墨痕。最早留下这斑墨痕的,是盛唐开元年间的毛衷,他当时任刑部郎官,后来被外放到贺州当知州。他带着一家老小,一路舟车劳顿、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现在的富川县朝东...
罗贤慧手艺罗贤慧朋友因为一个小手术,在医院“小住”了几天,回来后把医院旁的一家锅盔店夸得天上有地上无:“虽然位置有点偏,设备有些简陋,老板有点怪,但那锅盔是真的好吃啊!吃一次够你记三年!”仿佛为了那一张锅盔,她就算在医院里长住下去也值得。趁着周末...
赵斌秋桂老师赵斌颜回快要饿死的消息传到了孔夫子那里,圣人跑到厨房,可是只找到了一些臭了的豆腐。这时,恰好一个农村学生送来一篮山楂,圣人忙派人把豆腐和山楂送给颜回。颜回大悟,原来圣人的学说是又臭又酸,一下子就气死了。这是秋桂老师讲的故事,他本来不是...
蒙子奇月娘的米粉蒙子奇七仙滩坐落在河口镇的七仙巷外,月娘的米粉店就开在七仙巷的最尽头。河口镇的男人女人,不论老少,甚至附近三个乡镇的人,大都知道镇上的七仙巷,还有月娘的米粉店。月娘今年四十二岁。三十二岁那年,她的男人在天没亮的时候,从她的娘家挑着...
刘群华短小说三则刘群华皮匠在筷子巷,只要向前走几步,就会看到一块门板大的牌匾,上面点金错银地写了三个大字:林皮匠。“林皮匠”是一个小小的皮革铺子。这一天,掌柜叫小伙计刚打开门,门外就闯进来了一个人。此人生着一脸络腮胡子,高近六尺,一张口,嗓子粗得...
郭华悦毒手仁心郭华悦民国年间,有一姓王的老头儿,擅医蛇毒。王老头所居之地,蛇虫出没,常有人被咬伤,为此而丧命的人比比皆是。后来,王老头到了这里,一双妙手堪可回春,逢毒解毒,见人救人,被当地人称为蛇医。这日,王老头正在屋里调制解药,门“呯”地被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