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小作家
《莫愁·小作家》服务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青少年,兼顾高中学生。 杂志坚持以文学给予青少年德育、智育、美育,提升青少年的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 这种能力提升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过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涯。
文集访问量: 8351 次
音乐列表
2020年初,我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莫愁·小作家”微信公众号,便一下子被吸引了。我关注公众号的每日更新,期待每次月底的新刊目录,久而久之,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的心里不免蠢蠢欲动,盼望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上《莫愁·小作家》,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精心准备...
82年前秋冬时节的一个月明星稀之夜,病卧长江边上江津小城鹤山坪山墙院内的陈独秀,写了一首《对月忆金陵旧游》的七绝:匆匆二十年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何处渔歌惊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陈独秀怎么会在这样的江边月夜想起石城金陵?他一生起伏跌宕摇曳,多在上...
我相信,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得到一笔意外之财。所以,无论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不缺少寻宝、发现宝藏的故事。这满足了我们的幻想,让我们在“代入”的过程中感到愉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個寓言般的寻宝故事,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藏,差别...
宗禾7月19日,一首歌曲《罗刹海市》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一阵阵的解构热潮,歌词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那么,蒲松龄的《罗刹海市》讲的是什么呢?海外罗剎国与龙宫《罗刹海市》的主人公马骥是商人之子,他风度翩翩,仪态优雅,是十里八乡有名的...
1我曾向一些少年朋友征询他们对少年精神的看法,不少中学生说,新少年精神谱系里不能缺少科学精神。这让我想到了一百多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对“少年中国之精神”的思考与畅想。1919年,胡适写过一篇《少年中国之精神》,其中说到,“少年中国”最不能缺...
金秋九月开学季,天高云淡好出发。此刻的你,也许将要迈入新的学校,也许要升入更高的年级。无论是哪一种,你都将开启一段新生活。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本期“孩子,我想对你说”邀请一位校长写下对青少年的祝福。让我们跟随文字,聆听师长的寄语。潮涨潮退,花落花...
列车飞速前行,窗外的景物一闪而过,当有公路桥梁映入眼帘时,我心里一阵激动,忍不住对登登说:“快看那座桥,是爷爷出过力的桥,好雄伟啊!”登登眯缝着眼睛,似乎有了困意,枕我腿上躺着:“爷爷,我明天要逛植物园,植物园好大啊,有花海,有木棉,还有芒果、荔...
1傍晚,蝙蝠出窝到处飞的时候,我摘下一朵黄黄的南瓜花,躲在葫芦藤旁逮葫芦蜂。葫芦藤不仅招葫芦蜂,还招蚊子。我也给阿妹采一朵小南瓜花,放在她的小手心里,一再叮嘱她,老实待着别动。可蚊子喜欢阿妹,围着阿妹炸锅,她的胳膊上被咬了一排排的红包,点上艾草熏...
几十年前,几百年前,几千年前……野草养育了人类,这是我成年后得到的认知。而在我少年时,我只知道野草是我每日都要与它打交道的对手、朋友。它们是我生活中切切实实的亲密存在。野草是猪牛羊的食物;晒干的野草是火,是生命的能量。野草千千万万,但它们都有自己...
以前每次返乡,看见清澈如明镜般的河道被疯长的水草和乱抛乱扔的垃圾淤塞得严严实实,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涌上心头。我小时候,老家的每一条河湖港汊和沟渠池塘都明净得像是村庄的眼睛,张望着蓝天和远方,美不胜收。这与人们的爱护密不可分,“捞水草”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