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连光时光匆匆,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到花甲,往事如昨。无论身在何时何地,我依然想念着故乡——五连寨子。想念我儿时留下足迹的地方;想念那伴我生活的老屋;想念故乡烟火生活里那些童年的记忆,想念曾经佩戴着红领巾的纯真的岁月。我是个赶不了“时髦”的落伍者...
中国古时候的王朝,为了争斗和占掠疆土当然是“贪大不嫌多”。就拿夏商两个朝代来说,核心“大本营”也就在如今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地区,地理上叫“中原”,名头上则自称为“华夏”。“华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朝,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
“掌柜”,“掌柜的”,这是个从生意行当来的词,是旧以前对店主家的尊称。望文生义,掌是执掌、支配、掌盘子,掌管;柜,想必是指粮柜、货柜、钱柜等,掌柜指的就是手里攥着这些经济关节的人。按尔今的叫法应该是“职业经理人”,后来人们把各色主事人均泛称为“掌...
中国的古代老底子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所有的人非要分出来个三六九等,所谓“上智中人下愚”的圪塄标签。东汉的太史爷班固专门就捏弄研究这门门学问。譬如秦汉时期的二十等爵制,之后的九品官制,譬如南宋遗民郑所南所记录的元代的“鞑法”:一官、二吏、三僧...
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人活一场,吃喝拉撒睡,俯仰之间尽是些自然需求,没办法,难得不从俗浮沉。“有个来处,就得有个迲(ke去)处”。譬如屎尿这事业,活人根本就“离不得,见不得”,又“见不得,离不得”。但是古往今来,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不可能...
世面上的芸芸众人就好个比较。明来暗迲,拨堆堆,秤斤两;无论尊卑、富穷、善恶、妍媸、强懦,总喜欢将人分出来个三六九等这才作罢。记得毛主席就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可是老话却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人比人,气死人。”若或攀比不上他人,又还不想...
陕北地皮不论城圐圙还是乡圪崂,不论“斗大的字不识一毛布袋”的悠荡市民还是戳牛屁股的老农,话言话语里夹搭两句文言措词,诌两串子古话古训,自则不在话下。而当土言土语的大白话词不达意,绕绕沓沓的时候,一旦言不尽意的时候,或者不带劲、说不彻的时候,如此文...
俗话“人活脸,树活皮。”原意是说,人最当紧,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脸。人前人后,抛头露脸,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张脸。千人千面,脸是一个人的符号,一个标志,一个密码,也是一个人行世的动力和招牌,当然也自包含着一个人的虚荣和尊严。但是生而为人,并不是都是颜如...
“字业”这个词说什嘛?究竟是个甚意思?没多少岁数的人、没留意和揣摩过陕北老话的人,“两头不知奃(奃,大概的判断)”那是想得来的。我相信,陕北老辈子人说叨的这个常用词,应该不是自己平白无故生造出来的,一辈一辈这么说下来,传下来,一定是有来龙去脉的。...
仓颉造字一定是造以致用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字有一个字独有的涵义和用心,若是摈而不用总是后人的问题。有一个古字——“窚”,就形声特征看,古人造字的意图自当切中而高级。汉代这个字应该就行诸于世了,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如下:宬,屋所容受也。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