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
《躬耕》是河南省南阳市文联、南阳市作家协会主办的一家文学刊物,创刊于1978年,原名《南阳文艺》,1982年改名为《躬耕》。创刊20余年来,一直潜心兢业以培养扶植南阳文学作者、发展南阳文学事业为己任,一大批中青年作家经由《躬耕》走出南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文坛。
文集访问量: 10925 次
音乐列表
◆董泽中阳光里蔓生着细而轻的丝绒,我喜欢冬日的午后,喜欢这微凉里的暖意:窗外是凉薄的风,阳光像一些小兽在纸页上干净地行走。在这样的午后,我和阳光相处于同样的安静之中,从平静的文字里收获阅读的幸福,风声像一些善意的提醒,让我不要忽略细微的闪光之物,...
◆若荷集市,起源于史前时期,用以商品的聚集交易。那时的交易的商品,主要是用来饱腹之物,比如禽肉、兽肉之类,抑或是植物叶茎做成的衣裳,还有猎获之后剩余的兽皮、兽骨之类。有一点可以确定,那时的“集市”,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物物交换,完全是出于生活的需求。...
◆凝冰一多年来我一直想找一尊鲁迅的雕塑头像,但不容易找,后来终于在省城一家美术学院的店铺里购得,令我喜出望外。这尊鲁迅头像为石膏质材,高约60多厘米,乳白色调,形似先生,干而瘦,硬而棱,瘠薄的面肌,突起的颧骨,凸凹的咬筋,还有人们所熟悉的两道横眉...
◆佛刘一周日吃晚饭的时候,我的手机忽然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山西长治的手机号码,我惊讶了一下,但马上就释然了,因为我写作投稿,常常会接到一些稿件留用的电话,莫非?我期待地按了接听键,在短短的等待以后,对方说话了:您好。我赶紧呼应:您好。请问您是莫秋...
◆寇洵那年春天来得很晚,惊蛰已经过去好一段了,还没有一点春天的迹象。在我的记忆中,那年春天的天气也格外不好。年初的时候,还接连下过两场大雪。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两场大雪应该是我最近几年中见过的最大的雪。大雪把整个城市都包裹住了,大街上已经很难见...
冀哲周同宾(作家、市作协副主席)内乡是块文化的沃土。且不说宝天曼和内乡县衙,仅一个元好问在内乡为官留下的诗篇,就可以窥到内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元好问的文学后代,内乡进行文学创作的青年作者们,不辜负老先生曾经歌颂过的这片土地。我喜欢孙青松这本...
张中坡暮秋时节,在南水北调正式通水之际,出于对南水北调这一宏伟工程的敬仰,出于对渠首优美风光的向往,更是出于对淅川移民大爱报国精神的感佩,我们逆南水北调而上,于萧瑟秋风中赴渠首采风。在江波等淅川文友的陪同下,我们游历了渠首大坝、陶岔风情小镇和丹江...
熊君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在即,一渠清水将滔滔北上,润泽京津。作为此项国家壮举、国际瞩目的宏大工程一个重要节点方城垭口的一名文学爱好者,目睹这鸿篇巨制的宏图铺展成现实,心情的欣喜与激动是可想而知的。探访清清如许的渠水之源,便显得那么急切。走,到渠...
刘忠献丹江,淅水,司马迁在《史记》里用如椽巨笔记述过的两条大河,曲折奔腾于古老的秦晋大地,而后交汇于古楚国一个叫马蹬(在今河南淅川县中部)的地方,形成了肥如膏腴的马蹬平川。在平川的中心,不偏不倚地巍然兀立着一个20余米高的天造地设的大土岗。就是这...
孙梦成诗词千古传承,技法高妙无限。古典诗词,无数人写过,要真正写好,真的很难,出精品比新诗还难。我的观点是,欲成诗人,先作石匠。一我的诗词启蒙非常早。自三、四岁开始,家族中便有晚清秀才的祖辈教我背诵诗词;再大一些,又教我作对联。我特别喜欢在卧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