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平历史的锣鼓与现实的芬芳——2014湖北散文创作述评李鲁平散文越来越难写,这估计是文学界的一致感受。我想造成如此的原因,一个是散文这种文体自身的难度,在传统的观念里,只要不是韵文、骈文,都可以称作散文,这种宽阔的空间让人难以把握。宽阔的另一面...
刘川鄂谈骁2014年湖北诗歌观察刘川鄂谈骁2014年,湖北诗歌迎来了全方位的收获,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原创诗歌的持续旺盛,并有诗人引发全国性、全民性的关注;二、优秀诗集、诗选、专著接连出版,并有获得全国性大奖;三、大型诗歌活动的举办,与大众分...
樊星年度说2014:湖北长篇历史小说一瞥樊星湖北作家的历史小说创作已经形成了可观的传统。从姚雪垠的《李自成》开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先河,湖北作家写历史小说可谓代有人出、佳作不断。例如杨书案的《九月菊》、《秦娥忆》、《孔子》、《老子》、《庄子》、《炎...
张忌素人张忌1苏老师说,古琴是座高山,我永远在山脚下行走。苏老师四十三岁。手指修长、白晳、干燥。留着半月形的指甲。指甲是特意修剪打磨过的,除去拇指,个个长约一点五厘米,圆滑,透亮。如同古器,有了包浆。三十岁之前,苏老师是一家银行的职员,他的手指每...
唐小林用小说戏说和杜撰历史——评贾平凹的小说《老生》唐小林根据我的阅读经验,贾平凹几乎每创作一部长篇小说,都会在“后记”中谈及一番写作的艰苦和创作该小说的雄心壮志,以及伟大的意义。比如,贾平凹将《废都》称之为是“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一本书;将《...
吴艳郭帅帅方方年谱简编吴艳郭帅帅1955年生年本年生于南京,本名汪芳,方方为后来文学创作的笔名。祖籍江西彭泽,其曾祖父杨赓笙是国民党元老,“二次革命”的秘书长,当年讨袁檄文就是方方曾祖父写作的。祖父汪国镇,字君毅,少时跟随方方曾祖生活于河南泌阳、...
吴艳作家年谱·主持人语吴艳谱以精考而立据谱悉察作家2014年第11期《长江丛刊》开设《作家年谱》栏目,发表了肖敏博士的《刘醒龙年谱简编》和我的《主持人语》也即《年谱简编札记》。据说,反映不错。这一期,发表我和学生郭帅帅共同撰写的《方方年谱简编》和...
王干朦胧诗价值再认识王干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需要时间,时间最公正,时间能抹平很多的东西,时间也能让很多的事物显现出来。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待朦胧诗的价值和意义,或许会客观些、或许会准确些。三十多年前,我们陷入对朦胧诗的争论,争论朦胧不朦胧的问题,争论...
夏元明家庭伦理的生动再现和深度剖析——评柳长青《娘要回家》夏元明重读柳长青的中篇小说《娘要回家》(《芳草》2014年第2期),又一次被感动。《娘要回家》是柳长青乡土系列“伍房湾凡人纪事”中的一篇,这篇小说无论是主题提炼,还是情节结构,还是人物塑造...
吴佳燕《腾空而起》:生命的宽度与尊严吴佳燕吴佳燕,女,1981年10月生,重庆巫溪人,文学硕士,《长江文艺》杂志社编辑,鲁迅文学院第2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文学评论班)学员。在《文艺报》、《湖北日报》、《创作与评论》、《长江文艺》、《文艺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