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雄《当代》的老同事嘱我就这本杂志创刊40年写点文字,一时竟有点不知从何下笔。虽说自己的名字也挂在刊物上近20年了,迄今也还以“顾问”之名忝列其中,但由于我在《当代》毕竟只是兼职,其编刊的酸甜苦辣终究不如在编辑部专职“操刀”的同事们,真要就其落...
孟繁华《当代》杂志创刊四十周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谈论这个刊物四十年来对中国文学的意义和贡献。这里我只想从当代“长篇小说年度奖”的设立,谈《当代》和这个奖项的不一样。我们知道,从“诺贝尔文学奖”开始,任何一个文学奖项都充满了争议和不同看法。这当...
前阵子读到李国文的《作者与编辑的缘分》一文,回忆他与崔道怡的一段往事时说:“第一次投稿,碰上了他,是缘分;像他那样一位文学摆渡人,不知把多少初学写作者送到文学的彼岸,我凑巧就是其中之一。”我碰上了朱盛昌,也就是这样一种缘分。并且,无论从哪方面看,...
近十几年来,我陆续写作出版了“王树增非虚构战争系列”之《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其中前三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均由《当代》杂志选摘首发,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这是我和《当代》同仁相识的缘起。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当代》杂志地位至...
麦家弗兰茨·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不是因为他死得早,而是读者觉醒得迟: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阿尔蒂尔·兰波,十四岁写诗,十六岁写出《奥菲莉亚》,名扬天下,因为他“杀死上帝”的号角吹得恰逢其时,发令枪一样的,一呼百应。艾略特说,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
徐贵祥初识《当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情。在此之前,我是部队的一名基层干部,并且参加过两次边境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在云南老山地区,我作为侦察大队的一名排长,在麻栗坡县下金厂地区执行轮战任务,历时一年多。一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但是因为经历特殊,...
周大新《当代》杂志1979年6月创刊之时,我已调入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工作。也是在这年的三月,我在济南日报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小说。一心想搞文学创作的我,自然便成了《当代》的忠实读者。有时是从朋友那里借来读,有时是从报刊摊上买来读。《当代》的大家闺...
张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在《当代》发表过一百多万字的作品,所以那里是我学习、成长和进步之地。我回忆自己的文学道路,总是要想到它、它的一些往事。如其名字一样,它有着强烈的当代性格,而这种性格,正是一切杰出的文学所必备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它一...
蒋子龙1979年的夏天,《当代》横空出世,凭这个刊名我想当然地觉得这是写现实题材的福音。“当代”这两个大字真是绝了,仿佛是一道大门,进入历史或走出历史,都要经过此门;深入现实、走进创作的妙境或苦域,也须过此门。当时我虽然写过一些短篇小说,也有一點...
孔令燕编者按:1979年,《当代》杂志创刊。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先生在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记录了这个历史时刻,“春光明媚,百花吐艳,在一年中最好的这个季节,我们开始创办文学杂志《当代》。”的确如此,在那个严冬过后的春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