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592 次
音乐列表
□解维汉公元前五二二年,因父亲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避难逃奔吴国。后策划刺死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成为吴国重要谋臣。他选定今苏州合理规划建造阖闾大城。吴国攻下楚国都城郢,经一位当年修陵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在寥台湖下找到并掘...
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清代对联繁盛,到了母亲生日之时,朋友之间往往会给对方的母亲写一副贺寿联,寄托真挚的祝福。这里摘选一些民清时期联人为朋友母亲贺寿的对联,也借此祝福天下母亲健康长寿。贺沈铭昌母寿世俗造次那得至;人生七十古来稀。言敦源贺沈铭昌母...
□曾洪根亭,是中国古代特有建筑,名山大川,山寨要道……处处都有她的倩影,她形态各异,风格迥然。文人墨客对各地亭的题联,是中华楹联艺术瑰宝中的一朵奇葩,读读这些亭联,是一种艺术享受。杭州西湖湖心亭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谭全刚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历代多名门望族,这势必带来氏族祠堂的兴建。现在汝城县邑各乡镇尚存祠堂七百多座,其中保存完好的有三百多座,这些祠堂凸现了古代建筑艺术、宗法文化和艺术教育等人文历史,被誉为『湖南古祠第一』『古祠堂之乡』,并有多座祠堂被列为全...
□景常春一、黎培敬身世简况黎培敬(一八二六——一八八二),字开周,号简堂、竹间道人,湖南湘潭茶园铺南泉冲人。江南道监察御史黎光曙(原名吉云)族侄、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堂伯父。早年黎光曙带其至京,入国子监课读。咸丰三年(一八五三)举人,咸丰十年(一八...
□李学文考场悬挂对联,古来就有。而今每年高考之期,各地考场亦以对联为传播的媒体,服务高考,宣传教育。考场悬挂对联,不仅有美化考场环境,渲染考场气氛的作用,还有振奋考生精神,激励考生意志的效果。这里选录几副黄梅县一中近几年高考考场对联,谈谈撰写该类...
□金锐吴恭亨在《对联话》里说:『凡流连风景语,最忌无寄托、无注射,兀然空作一摄影器。』意思是说,写风景的对联,如果只是简单地描摹,没有情感贯穿其中,就像照相机一样,徒有其表,而没有血肉、灵魂。这段话有其语言环境,我们不能极端地认为,纯描摹景色的对...
□王家安六年前,笔者牵头编纂《甘肃对联集成》,查阅资料,始知陇上楹联名家黄文中先生之侄黄国华,曾编有《圣教书谱千文集联三百首》一部;后几经寻找,未见全本;二〇一五年初,集成出版时也只收录部分联稿,为陇上联坛之憾事。日前,临洮藏书家杨楠先生以所藏示...
晋地多耿介磊落之人。一如黄河之雄,太行之瘦。介子推割股奉君而不言禄,关云长忠义神武而显于忠。明末清初,有傅山青主者,学擅老庄,医馈青囊,诗词书画无不专精。时值倾覆,谋复故国。事有不遂,乃遁迹山林。朱衣黄冠,济世悬壶,不食清粟。揽史每及,未尝不叹息...
□赵克诚山西籍历史名人傅山(一六〇七——一六八四),生活在十七世纪的明末清初。明清之交,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期间,涌现出了一批时代骄子,他们以自己宏伟的业绩,以及具有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形象而名垂史册。傅山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