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83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草斜阳时
  • 宋家园
  • 南山2020
  • 宁星
  • 九满
  • 混沌虚空
实用对联 2023-11-09 08:48

悼挽联通用挽联鹤驾返时留懿范;鹃声啼处仰高风。挽女性宝婺星沉回上界;瑶池宴请聚天仙。山西常文斌悼革命英烈北讨西征,捐躯为国,碧血凝浇红土地;抗倭驱蒋,造福于民,英魂铸造铁江山。挽余光中先生湖北熊宗兴魂归故里诗人梦;情寄乡愁赤子心。诗坛健将,梦绕中...

浏览全文 阅读(23422)

1、将毕生积蓄捐给教育事业的——卢永根初心未改,要治教兴农,余炬燃光身上蜡;积蓄全捐,为培才助学,老蚕吐尽腹中丝。甘肃刘志刚春风化雨,得桃李芬芳,白头不悔当年诺;金稻嘉禾,系情怀深重,大我长留爱国根。广东刘红艳永怀大爱,情注芳香,恩滋桃李满天下;...

浏览全文 阅读(23379)

●沈淦哀哀予妹,竟陨天年,记曾问疾殷勤,雷岸寄书浑若梦;草草劳生,滞留京国,此后归田著述,兰台续史恸无人。这是哥哥悼念妹妹的一副挽联。哥哥没留下姓名,被称为“某君”,湖南湘潭人,因事滞留于北京。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妹妹生病期间,哥哥也曾寄信,殷勤地...

浏览全文 阅读(23428)
自挽联 2023-11-09 08:48

●杨畅收集整理挽联同悼文一样,是用以追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寄托生者的哀思。自己为自己写挽联,好像是在开玩笑,然而在我国却自古有之。其中有的极富浪漫色彩;有的如警钟,予人教益;如晨钟,发人深思。北宋末年,赵鼎临死前自题于铭旌的一副挽联:身骑箕尾归天上...

浏览全文 阅读(23390)
佳联妙对寄哀思 2023-11-09 08:48

●曾昭安对联之始,盖肇于五代之桃符。但挽联起源于何时,至今却无统一答案。通常认为,挽联大约起源于北宋。挽联种类很多:未死而生挽者,叫预挽联;自己作联挽自己者,叫自挽联;有一挽再挽者,叫再挽联;有同时挽二死者,叫双挽联;有二至多人同挽一人者,叫同挽...

浏览全文 阅读(23455)
悲中含趣话挽联 2023-11-09 08:48

●于忠礼提到挽联,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是文人们以对联的形式用来悼念死者的文字祭奠礼仪。其用词多悲,行文多哀,感慨托思,情伤意恸。好的联句也可以使观者随文下泪与挽者共泣亡魂。这是通常而为。我地有民间常用的一副旧传文字游戏式挽联,写得就很别致,联为:泪...

浏览全文 阅读(23467)

●杨自西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铁坡镇江坪丁氏宗祠始建于1795年,占地1580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丁氏宗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中,供奉着丁、黄两姓先祖,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其中包含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浏览全文 阅读(23546)

●李炳生收集整理英布为汉初功臣,其墓就在安徽省六安市区内旧关岳庙大门西侧院内,至今犹存。原有石碑一块,高约七尺五,宽约二尺,上镌阳文楷书“汉九江王英布之墓”。一九四九年后不知下落。英布曾受黥面之刑,后叛楚归汉,被封九江王、淮南王。后见韩信、彭越等...

浏览全文 阅读(23630)
邵东地名巧对拾趣 2023-11-09 08:48

●唐志平何俊良湖南省邵东县2013年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打出了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它是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邵东楹联人倾心继承并积极发展这片热土优秀传统楹联文化的结果。2013年出版的《中国对联集成·湖南邵东卷》,从搜集到的2...

浏览全文 阅读(23678)
名人墓联 2023-11-09 08:48

●二马刘备墓联一抔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立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小乔墓联铜雀锁春风,可怜歌舞楼台,千古不传奸相冢;杜鹃啼落月,难为英雄夫婿,三更犹吊美人魂。史可法墓联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浏览全文 阅读(2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