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961 次
音乐列表
●陈敏青夏山(一八七七——一九二四年),安化县羊角塘人,光绪二十七年由监生捐加县丞。废除科举后,任宣化师范养成所所长,广西桂林中学教师。任教期间结识黄兴、蔡锷,并追随其革命。民国三年,在武昌入狱,后经蔡锷营救出狱。夏山是清末民初梅山地区饱学之士之...
●兰梦宁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抗战期间,一九三八年十二月,郭沫若抵重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一九四零...
●张怡雄严老帆程先生(一九零一至一九七三),名化毅,字藩庭,一字帆程,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人。毕业于安化县甲等师范学校。私立春元中学、私立建国中学、涟源四中著名国文(语文)教师,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有『活字典』、『活书库』之称。性耿直,恨邪恶。...
●谭全刚在古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一些文人学士对中国楹联抱有一种不公正的态度:一是把楹联看成是茶余饭后的『雕虫小技』;二是把楹联看成是诗之子体、『诗词附庸』;三是把楹联看成是一种『文字游戏』、庸俗文化。认为楹联文化登不了大雅之堂。抱有这些看...
●张小华三民国联话的存在形态、类型、特点民国时期联话蓬勃发展,联话形态丰富。第一,刻本。这是古籍常见的形态,也是民国联话存在的常态。刻本相对容易搜集。据笔者目前所掌握资料,书名中含有『联话』的联话本民国联话约有三十种,如窦镇《师竹庐联话》(十二卷...
月刊新二十二卷五号●袖珍实用对联『对联中国』选手代表作(扉页)●联苑论丛论民国联话的考索、编纂及其意义从名人重视对联看中国楹联的文学地位(张小华)(二)(谭全刚)(六)●名人联话动地联歌直入云——严帆程先生楹联欣赏郭沫若在重庆的题联赏析(张怡雄)...
张问陶王杰张问陶书王杰书...
成亲王永瑢永瑢书成亲王书...
张謇徐郙张謇书徐郙书...
徐郙徐郙(一八三六—一九零七),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人。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状元,徐郙授修撰、官至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联文☆日暖晴轩晨试墨;雨凉高馆夜弹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