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2459 次
音乐列表
2014年3月8日,“对联的现实语境暨严海燕现象写作”研讨会在西安举行,研讨会由西安财经学院和陕西省楹联学会联合举办。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刘太品,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即之,副会长解维汉、张维社,陕西师大张志春教授,西北大学杨乐生教授,西安财...
●霍金林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引用对联的消息,做为楹联人,闻之令人振奋,想之令人鼓舞。去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与会的市县委领导念了一副河南内乡县衙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
●解维汉阎锡山故居东厅门联解维汉摄阎锡山故居在山西定襄县东北二十二公里的河边村,始建于一九一一年,直至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才告完工。二零一一年我去参观时,仍保存二十七个院落、七百余间房屋,分上下两院。阎锡山(一八八三——一九六○)字百川,号龙池,山...
●潘春华在我国浩瀚的联海中,有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那就是出自巾帼名人口中、笔下的奇对妙联。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词写得绝,对联也撰得妙。她撰过这样一副对联: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这副对联妙用人名对人名,人名中的数字对数字,上下联对仗工整,用...
●聂治华新安县云蒙山中,有个老村,叫薛村。说它老,有三个原因:一因传说中的战国旷世奇人鬼谷子,曾在村隐居、讲课、授徒多年。至今,村多处还流传着他和弟子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的故事。二因唐代僧人在村西建『空悬寺』一座,香火至今悠然不断。三因村现保存...
●王博民对联,也叫对子,是文艺园中的一枝独秀。托尔斯泰曾说:『文化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的手段』。对联讲究语言新鲜,平仄对仗,独创和象征。其特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赋、比、兴。通俗而言,它不同于摄像,照搬原样,而已经是形象化的文学艺术中创造出的具体...
●韩进卿《联律通则》第七条指出:『对于历史上形成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本文试图对转品在楹联修辞中的应用加以阐述。转...
●陈立献意象,即意境。脱节,不相关联。谭永祥在《修辞新格》中认为:『古典诗歌作品里有一种颇为奇特的句式,即以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也能叙事述怀。这种语言现象,不是语法所能解释得了的,它是...
●余元钱笔者曾以《对联声律简介》一文,介绍了对联『句脚平仄安排』的五种类型,即马蹄韵,朱氏规则,单句平仄交替式,全仄全平式和不规则式,而其中列为第一种类型的马蹄韵,则是其中之最佳者。那么什么是马蹄韵呢?马蹄韵之名,非自今日始,其运用规则亦非当代之...
●谭全刚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它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是鹤立鸡群,独善其身,显现出它固有的文学魅力,并具有『色』、『香』、『味』的特殊品格。即具有红黄蓝白、五彩缤纷的视觉;具有翰墨丹青、书香缕缕的嗅觉;具有甜酸苦辣、五味俱全的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