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2187 次
音乐列表
从前有个少爷,平时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土财主的遗产全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穷困潦倒的少爷自嘲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里有位老学究读后,慨叹不已,在联首各加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那少爷十分惭愧,...
旧社会,保长、甲长虽算不上什么官,可一旦帮官府派钱、派粮、派丁、派捐之时,那狐假虎威、张牙舞爪的气势就显出来了,也真够狠的。人们不敢公开得罪这批“土地”,就在土地庙上贴对联来指桑骂槐:白酒黄酒都不论;公鸡母鸡只要肥。此联虽全为口语,但把反保长、甲...
清乾隆年间,重臣纪晓岚才高八斗,是有名的诗联高手,深受皇帝宠爱。这引起很多人的妒嫉。宫中有个贾太监,也是个诗联高手,对纪晓岚的才华有点不服气,总寻机会要煞煞他的威风。贾太监是南方人,未入宫时名叫小乔,宫里的人都知道。有一次,贾太监手里拿的一本《春...
军阀混战期间,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怨声载道。北京有人作了这样一副对联: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此联用了28个叠词,将军阀混战及其给人民大...
有个财主,爱钱如命,从来舍不得花一个铜板,老百姓叫他“铁公鸡”。有一天,财主做60大寿,亲戚朋友都纷纷备礼祝贺。财主眼看收了不少贺寿的财物,不请大家吃一餐饭也确实过意不去,于是叫管家搞了点饭菜,请所有拜寿的人吃了一顿。饭后,一个好友见财主做寿连一...
●孙红波(甲乙二人从舞台两端走上)甲: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咱们以此为题说段对联相声如何?乙:说到辛亥,我首先想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甲:一代天骄,横空出世,除帝制,建共和,兴三民主义;三通路阔,畅海化冰,构谐和,施两制,壮一统江山。乙:孙中山...
●钱邦伦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你热我也热,各人买一把,端午送保爷(干爹)。夏日,扇子备受人们喜爱,不但可以扇风取凉,还作为礼品相赠,这是与扇面的诗画艺术分不开的。扇面题书与端午送扇的由来是怎样的呢?古人称扇为“摇风”、“凉友”。我国魏晋时代,民...
●李东雄吴獬(1841-1918),号子长,字凤笙,谱名熙藻,榜名獬。湖南临湘市桃林镇三合村人。清末进士。其《不易心堂集》录对联一百二十三副。吴獬是晚清学识渊博的才子、学者、教育家、民俗学家和楹联大家。吴獬一生写了不少对联,有不少对联故事在湖湘广...
●一松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笔者有幸一游如今被评为“龙城十大地标”之一的“八角楼”,在楼内欣赏了豪华奇特的摆设与装饰,深感大开眼界。后又登上十三层楼颠,居高临下,鸟瞰龙城,于是吟出《登八角楼》诗,中有两联句自感还可以:八角楼中开眼界;十三层上瞰并...
●史明照1935年时,徐悲鸿暂居国民党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南京。那时当地的白色恐怖严重。他却无所畏惧地在自家大门上撰题了如下春联,表现了他的勇敢和独立特行:中立不倚;隐居放言。在此前后,徐悲鸿又集泰山经石峪大字,在南京住室撰书了如下一联,表示绝不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