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创刊于1985年元月,是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对联艺术半月刊。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刊,杂志创刊20年来,一方面及时传达学会的声音,指导全国楹联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致力于对联艺术交流、更多还原。
文集访问量: 11470 次
音乐列表
近日,2019“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揭晓并在龙城太原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社会反响很好。这些“感动人物”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用高贵的灵魂为社会点亮了一盏盏精神明灯。为了展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特举办2019“感动山西”十大人物全国征联活动...
阎凤梧男,一九三六年生,山西省稷山县人。山西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曾任山西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八四抒怀银发飘飘八四秋,顺天应命不须愁。珠峰顶上千层雪,万古青山也白头。与同学相期百岁七旬莫叹古来稀,百岁...
朱家角大清邮局邮筒时新依旧家书抵万金,摧人烽火已难寻。朱家角上东南望,遥寄河山一筒心。竹枝词四首李福祥锣鼓巷锣鼓街区不甚宽,风风雨雨越千年。商居汉满混杂处,京味民俗一巷涵。龙潭湖廊榭台阁伴古亭,柳烟荷荡画船行。岂知竟是窑坑变,还累梁公赐美名。北京...
□李牧童王褒字子渊,是汉代的辞赋名家,主要活跃在宣帝时期,与后来的扬雄(字子云)同为四川人,并称『渊云』。他的人生开场秀,是小试牛刀的应邀为益州刺史王襄写了一些歌功颂圣的马屁诗,这些诗被有意编成歌来传唱,最终传到了宣帝耳朵里,正中其下怀。于是,王...
□李学文贡院是古时科举考试的场所。《明史·选举志上》:『试士之所,谓之贡院。』贡院设考棚为考场,以对联装饰贡院考场,美化考场环境,渲染应试气氛,大约始于明朝,盛行在清代。各贡院所题的对联,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起到激励士子一展才情的积极作用。这里选...
□刘宝田清风明月之亲近,松风白云之享受,这几乎是中国历代士人共有的情趣。永红先生《锦绣楼联语》一书中,颇多山水娱情之作。如『题三门峡天鹅湖』二联:共影廊月共影徘徊,青龙伴我舞零乱;云随风憩息,白鸟与君歌去来。鸣鹤斋云鹤立楼台,吐一曲清歌,更引天香...
□兰梦宁丁树诚(一八三七——一九〇二)字至堂,号治棠,又号仕隐子,今重庆合川云门人,清末经学家、谜家、教育家。同治末年(一八七四),时任四川学政张之洞与四川总督吴棠筹划,在成都南校场石犀寺附近修建了尊经书院,以『通经学古课蜀士』。丁树诚与合州同州...
□解维汉昆明池是公元前一二〇年,汉武帝在周、秦皇家沼池的基础上扩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人工湖泊,其作用是训练水师。昆明池两岸刻置牛郎、织女雕像隔『天河』遥遥相望。这一处牛郎织女传说纪念地迄今已存在两千余年,在昆明池原址重新开挖建成的西安昆明池七...
□潘民华去年,笔者与胞兄一起拜谒了位于成都青羊区青华路三十七号的杜甫草堂。笔者发现该草堂楹联颇具特色:许多联语,不离杜句。一、摘录杜句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该联悬挂于草堂正门。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曹六兴书录了该联。这是摘...
□林鑫笔者曾在二〇一五年第四期《对联》上发表《大观楼长联研究回顾——兼谈笔者对若干问题的观点》一文。文章综合各类资料,就长联之作者、产生时间、格律、字词辨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近日,又读到姚苏丹老先生在今年第四期《对联》上发表的《大观楼长联文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