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
《安徽文学》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1950年创刊,2011年全新改版。主要栏目设有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历史图景、现实体验、文学方阵等。来稿一经采用,即致稿酬与样刊。欢迎海内外所有从事汉语文学创作的作者投稿。
文集访问量: 9313 次
音乐列表
施立松1邻家的叔叔娶媳妇,“担盘”那天,我认识了她。在海岛渔村,哪家娶媳妇,都是全村人的喜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放下自家的活去帮忙。搓汤圆,担盘,送嫁妆,吃喜酒,这些乡间婚俗,有吃又有玩,还有热闹看,于孩子们,堪比过年。特别是担盘,新郎家要把一头...
甘传炳圩埂冲击平原上,河流与田地形成独特格局。在干流和密布的支流水网间,土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区域。四周是埂,埂外是水,埂内依次分布凼子、田野和星星点点的人家,这便是圩。百度解释:圩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这说的是圩埂。圩的组成要素...
郭全华置身天柱山选一个晴朗无云、天蓝地绿的天气,站在花亭湖畔的龙山顶上,向东北眺望,就能看到鹤立于千山万壑中的天柱山。眺望久了就生出神往之心,忍不住带着三五朋友,前去探访,直到把惊叹悬挂在天柱顶峰,把灵秀纳入自己的精神版图。天柱山名传汉武,只是因...
翩然落梅蔷薇架一座梦的博物馆推开任一扇门都会看到同一个女人裸着身体以一种迷人的慵懒姿态在沉睡那只斑斓的猛虎低下头嗅着她微微潮湿的头发“醒醒!醒醒!”如果我对一朵蔷薇轻轻呼唤一阵清风将把这声音送到他们背后那蓝得发颤的大海深处抽掉梯子比如说:喜欢你我...
王西平在世界之树下我们在世界之树下,无话可说我们无话可说,像哑巴蹲在每一片叶子的反面里到底错过了什么,只有风默默梳理着篱笆我们制造动静,假装离去,仿佛厌弃的味道反射在石头上多像落日弹跳引燃的灰烬我们掌握了梨形的消瘦美人,那里有渴望的秋葵,灿烂如野...
小引乌云之下乌云之下觉悟的人不需要赞美他的荣耀属于落叶属于低垂的阳光就这样生活吧!就这样!万物日渐疏松,还短暂不如窗台上那盆豌豆花路过的人都喜欢路过的人都想抬头看一看火车车开的时候俄罗斯是安静的只有静止才能听见那些轰鸣喜欢火车的人靠窗坐着他并不说...
陈先发大别山瓜瓞之名九章瓜田成为苦瓜,成为瓜田里迸散的露珠成为把它们高高吊起的老藤成为在它们体内熊熊燃烧的东西我躺在嘎吱作响的木椅上,逆着光让视觉最凶狠的错觉顺应着早晨平缓的语调。我听见妈妈在苦瓜中压低的嗓子这几乎是三十多年前的一场谈话那时我们都...
闫兵《有诗为证》貌似是一篇诗人小说,表面上充满了诗歌的隐喻,甚至元写作地涉及了诗歌的写作与阅读模式。小说中的“我”以及“我”的生活经历给予偶然捡到的那部遗失的神秘诗集一个注解,一个独特读者独特的阅读语境,“我”开始阅读这部陌生的诗集,并从诗歌的署...
余同友,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于皖南石台县,现供职于安徽省文联。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第七届学员,中国文联首届编剧高级研修班学员。曾在《诗刊》《星星》等刊发表多首诗歌作品,多篇中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名作...
徐威读罢《有诗为证》,我想起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我”第一次出门接触社会,便陷入社会的险恶与人心的丑陋之中,美好的期盼在远行之始便破碎一地。在《有诗为证》中,这种由美好向丑陋的转化同样使得“我”的精神世界发生巨变,最终令“我”走向了毁灭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