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07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我游冥冥
  • 菊下香
  • 沂河渔翁
  • 宋家园
  • 末文

臧全秀七夕之前,我就认识了厚朴,它是一种药材,长在大别山的路口。宽大的叶子,挺拔的树干。本来,在这样浪漫的夜晚,应该写点温柔的文字,怀想一下刻骨铭心的爱情。可是我偏偏想起一种树,它长在那里,带着绝世的孤独。因为挺拔,高于众树之上,所以显得异类。我...

浏览全文 阅读(22063)
你好,乡村时光 2023-11-09 08:48

凌泽泉昨夜乡村入梦来。清早起床,打开窗户,烟尘弥漫中,但见南面工地上高耸的脚手架以及数部正在缓缓转动的吊车,几幢楼黑黑地矗立在眼前,纷乱的喧嚣声迎面撞击来,压迫着我的胸口和目光。透过建筑工地的缝隙,远处隐在灰蒙蒙天幕下的村庄模糊了踪迹。城市的脚步...

浏览全文 阅读(21839)

汤流1春天开了个头,雨水便一发不可收拾。今天的雨下在昨天下过的地方,像是重复,又像是叠加,大地一点一滴地接纳。那棵泡桐树依然矗立在操场上,它并没有游走。其时,操场已变成一口大水塘。但那棵树并没有变成一尾鱼——或许它变了,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杂草、...

浏览全文 阅读(21896)
土气的乡愁 2023-11-09 08:48

朱晓军家乡是淮河北部的一个小镇,据说,明代山东一姓王的豪绅,谓此处乃藏龙落凤之地,便举家迁入,成为王庄。明洪武七年(1374)为驿站,十二年(1379)划为中都凤阳卫地。记得小时候,在镇子西南部有一个高大土丘,听老辈人说,这土丘里本来卧有一条青龙...

浏览全文 阅读(21878)
画画那些事儿 2023-11-09 08:48

马丽春人间懒和尚我在学画不久,就有幸遇到了懒悟。当然不是法师真身,而是懒悟之画。画册是从淘宝网上买来的,买回家后便置于案头,常常翻看。而很多画册,却被我扔在阳台或束之高阁。我的案头中,只有少数几本画册,有幸享受此等待遇,我和懒悟不得不说有些缘分在...

浏览全文 阅读(21853)
温暖而体恤的抚慰 2023-11-09 08:48

李丽娟从文字出发,抵达内心深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纷纭繁杂,一方面光鲜亮丽,一方面灰暗破败,许多事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普罗大众蝇营狗苟地活着,生活翻滚着,到处是泡沫,浮躁和焦虑都成为常态。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世态万象都可以入文,在对生活进行...

浏览全文 阅读(21990)
远山横 2023-11-09 08:48

李丽娟,生于七十年代。自2004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散文》、《清明》、《安徽文学》、《江南文学》、《冶金文艺》、《晶报》等报刊杂志。曾经获得全国冶金文学一等奖,散文集《过去,或者现在》获得马鞍山市太白文学一等奖。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浏览全文 阅读(22027)
木匠 2023-11-09 08:48

朱克献沟西村的倔子是村里村外众户喜爱的木匠。众人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手艺好,而是他从不讲究吃喝,只讲随茶便饭,吃烟只吃“团结”牌,那是当地农民普遍抽的大众烟。他做木活方式,材料都是主家供应。他收费的标准合理并且公正,都是老价钱。比如做一面窗收十元...

浏览全文 阅读(22032)
旮旯 2023-11-09 08:48

张建春仔细人老宽村里人都说老宽“仔细”,不过把“细”字读成“习”字音,听起来就别有一种味道。老宽的仔细是有说道的。别人的一双“解放鞋”穿上一年半载就破得不成样子了,村里的田埂难走,脚下的活重,费鞋。老宽至少得穿上三五年,路拣草地走,下了田赤着脚,...

浏览全文 阅读(22025)
点灯 2023-11-09 08:48

范怀智村人都搬迁到山下去,凤坪独余了喜土守望。喜土长得像观音,天生是个盲眼人,比我长两岁,一九七六年生,到今年就三十八了。同龄的人都忘记了她,就是每次回家还能看到凤坪的灯。她还在村外悄悄活着,一盏油灯是她告知平安的讯息,一把剪刀是她打发时光的用具...

浏览全文 阅读(2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