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85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龙富金
  • 蔚青
  • 自由星期八
  • 君羽飞霐
  • 胡谈

吴义勤王金胜?作家作品评论俗世人心自有庄严——评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吴义勤王金胜陈彦的长篇新作《装台》是一部透视装台人生活状态和生命庄严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家以宽厚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藉助现实与人心、俗世与庄严、高贵与卑微的多重辩证,深入独到地开...

浏览全文 阅读(23645)

韩清玉?汪政、晓华评论小辑“无边”的文学观与“现场”的批评意识——论汪政、晓华当代文学的理论建构与批评范式韩清玉实事求是地讲,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是尴尬的,它与文学创作及发展的良性链条始终没有形成,在其步伐上或快或慢,“恰逢其时地发出有分量的声音...

浏览全文 阅读(23631)

李新亮?汪政、晓华评论小辑文学批评的本色——论汪政、晓华的文学批评李新亮在当代文学批评的丛林中,汪政和晓华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从新时期文学伊始,他们初登文学批评的舞台,至今算来已经有30多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80年代文学批评的风光,...

浏览全文 阅读(23570)
无为在歧路 2023-11-09 08:48

汪政晓华?汪政、晓华评论小辑无为在歧路汪政晓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文学批评,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许多当年的同行早已另谋高就,而更多的则进了学院,做起了学问。像我们这样几乎一直在做而且只能做这一行,对批评称得上从一而终的人现在可算是凤毛麟角。有时...

浏览全文 阅读(23542)
作家词典·莫言 2023-11-09 08:48

张志忠宁明?“寻找当代文学经典”专栏作家词典·莫言张志忠宁明【莫言】张志忠莫言(1955.2.17-),原名管谟业,中国大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家。生于山东高密大栏乡平安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小学读到五年级...

浏览全文 阅读(23523)

吕彤邻著汪宝荣译?超越与局限——莫言中篇小说《红高粱》分析①吕彤邻著汪宝荣译一、引言在8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作家中,莫言是一个突出的过渡性人物。他在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②莫言:《红高粱》,冬晓、黄子平、李陀、李子云编:《中国小说:一...

浏览全文 阅读(23507)

张志忠?“寻找当代文学经典”专栏大奖纷纷向莫言:经典化的过程及其价值取向张志忠小引讨论中国当代作家的经典化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此前程光炜讲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为什么比不上现代文学研究的成就,其中有一条就是说现代文学研究实现...

浏览全文 阅读(23523)
主持人的话 2023-11-09 08:48

王尧韩春燕?“寻找当代文学经典”专栏主持人的话王尧韩春燕主持人的话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并非新问题,它时而被悬置,时而在纷争中不了了之。我们开设“寻找当代文学经典”栏目,试图聚焦作家作品,深入讨论当代文学的经典化问题,从而为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化...

浏览全文 阅读(23552)

邱月?当代文学观察影视媒介时代的小说创作与生存邱月关于影视给文学带来的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早在一百年前就给出了敏锐的预言:“你们将会看到,这个带摇把的嗒嗒响的小玩意儿将给我们的生活——作家的生活——带来一场革命。这是对旧的文艺方法的一次直接攻...

浏览全文 阅读(23545)

黄平?当代文学观察《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与新时期的“管理”问题——再论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黄平一、“乔厂长”上任之前1975年10月,34岁的天津重型机器厂锻压车间党支副书记蒋子龙接到通知,要去参加第一机械工业部在天津宾馆举行的会议。当时...

浏览全文 阅读(2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