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11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易梦
  • 幽林飞鸟
  • 孤树
  • 小泥巴
  • 牧雪吹箫

赵目珍批评家作诗已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小“传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21年,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说:“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确可能有一大部分的劳动是批评活动,提炼、综合、组织、剔除、修正、检验:这些艰巨的劳动是创作,也...

浏览全文 阅读(33003)
追忆逝水家园 2023-11-09 08:48

张旭东苏童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苏童受纽约大学之邀,以“全球杰出作家”身份驻校纽约大学。驻校期间,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国际批评理论中心开设“苏童作品讨论工作坊”。工作坊由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张旭东主持,共进行8次研讨...

浏览全文 阅读(32970)

王张博健李掖平半个世纪以来,海外汉学家,尤其是美籍华裔汉学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构成了这一领域的学术重镇,但对他们学术成果的质疑却从未中断过。从1962年普实克对夏志清的批评,到2000年在香港学术会议上刘再复与夏志清的当面交锋,见袁良骏:《一场跨...

浏览全文 阅读(32872)

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华文作家李长声、姜建强、万景路等,上承鲁迅东瀛文脉,构建了成就斐然的知日随笔,继而知日小说厚积薄发于21世纪初年,有三元里子、黑孩、哈南、亦夫1994年,亦夫第一部长篇小说《土街》出版(2010年再版),随后《媾疫》《玄鸟》相继...

浏览全文 阅读(32818)

故乡西海固对于郭文斌的创作及其作品的文学特质构成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西海固民间生存既是郭文斌写作的背景,也是其乡土小说的母体、主题与基本的素材。《点灯时分》《大年》《吉祥如意》等篇章先后问世,郭文斌用空灵蕴藉的语言、嵌套式的行文结构、孩童的视角...

浏览全文 阅读(32830)

在当下中国的文学版图中,与其说是李佩甫书写了“平原”,不如说是“平原”成就了李佩甫。与贾平凹笔下的商州、莫言小说中的高密东北乡一样,李佩甫的创作从未离开过他的“平原”。他的文学书写始终在“城乡”两地之间穿梭,致力于中原人格的塑造与开掘。然而,长篇...

浏览全文 阅读(32896)

一2007年,《三体》出版后,刘慈欣与江晓原有过一次广为人知的对话。刘慈欣声称自己是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坚信“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江晓原据此认为刘慈欣“是科学主义者”,但江晓原认为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譬如“人生的目的”。刘慈欣的回...

浏览全文 阅读(32879)
以不切题为旨 2023-11-09 08:48

《安南怪谭》是朱琺改写安南故事的集子,其中有一篇《安南阿Q做皇帝,还有史前飞行器》,主角是一个叫阿Q的骗子,该骗子谎话连篇而又无往不利,在附于故事正文之后的按语(“琺案”)中,朱琺提到该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小乖》,“品质颇佳”“熠耀着神话的光辉”,...

浏览全文 阅读(32950)

王尧以两重身份为文坛所知晓。作为评论家,他先后出版了《中国当代散文史》《批评的操练》《彼此的历史》《“思想事件”的修辞》等论著,显示了“在文化转型中重新出发”的先锋姿态。作为散文家,他以《错落的时空》《一个人的八十年代》《纸上的知识分子》等散文集...

浏览全文 阅读(32960)
镜子里是自己 2023-11-09 08:48

题?记拉康认为,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浏览全文 阅读(3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