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1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龙富金
  • 九满
  • 谷一
  • 胡侃
  • 南山2020
  • 蓝欧

一、讨论现场:要内容还是要形式1980年代,由于对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认识,致使文艺界在如何评价文艺作品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和争论。一部分论者认为,文学艺术的本体在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只是辅助内容呈现的工具,他们将文艺界所涌现出来的种种形式和语...

浏览全文 阅读(26815)

张瑷沈芬新世纪以来,“70后”女作家的创作表现出多样化的新态势,她们在描写日常生活的表象之下,更注重对女性个体生命体验的独特传达,其文本中的“自我”镜像,折射出这一代女性心理与情感的波动状态。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发展演变的历程中,可以看到“70后”...

浏览全文 阅读(26747)
寻求自由表达的出路 2023-11-09 08:48

张晓琴谢腾飞尽管作为个体意义的作家在经验表达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同一时代的作家总会呈现出一些共同特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验固然是基于客观史实的,然而,具体到作家的创作中时,这些经验又重新被“经验”,成为作家们的当代经验。作家的创作往往是对其时代...

浏览全文 阅读(26707)

一、晚育的中国儿童文学与文本表达的国家叙事特征自唐代变文至明清话本小说,白话文学从简约的佛教故事到明清之际高度自觉的民间生活经验表达,其间随着中国文官制度和文言语体的兴衰,直至五四白话文运动,现代白话文学才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教育观念的普及而开始日...

浏览全文 阅读(26743)
为我引路的良师益友 2023-11-09 08:48

《文学评论》是引我走上文学评论道路的一座灯塔,她照亮了我的学术生涯,开启了我的心智和牢固的人生价值理念。她是生我养我的学术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即便是天涯海角,那都是要回望的星空。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年代,也是我在文学道路上彷徨踌躇的青春岁月,是《...

浏览全文 阅读(26692)

(下列括号中“·”前为期数,后为页数)莫言新作评论专辑关于新作几句不得不说的话莫言(1·4)莫言的反精英之路余华(1·7)闪亮的细节及其他格非(1·9)归去来,或从故乡的方向看(读莫言新作的旧角度)张清华(1·11)形式实验的“返乡”与乡土记忆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719)

徐兆寿《一个现代文人的文、气、象》(第1期)王兆胜《发现与剖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散文的“母爱”叙事》(第2期)芦苇岸《本源诉求及审美化境——论柳沄的诗歌创作》(第2期)韩模永《网络文学“四要素”变迁及其批评标准的空间维度》(第3期)张国龙《成长...

浏览全文 阅读(26650)

舒晋瑜舒晋瑜:您和卢新华是大学同学,又是最早写过《伤痕》评论的人。可否谈谈你们的交往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陈思和:新华和我同列复旦大学中文七七级,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他的《伤痕》刊于宿舍壁报,引发热烈争论。有支持也有批评,我是支持《伤痕》的,这篇...

浏览全文 阅读(26595)

卢茂君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是日本汉学界一贯的研究传统,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文学现象的日本学者,少之又少,日本早稻田大学千野拓政教授正是其中之一。千野拓政在多篇文章中一再强调,当下正在发展的文学艺术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

浏览全文 阅读(26547)

孙宇当今时代,视觉文化的崛起给语言文字带来了巨大挑战。文学图像化的趋势体现在文化和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其在全球化进程深入的过程中有着某种必然性。具体到翻译文学领域,对译作封面图像内涵的研究就是由于文学研究受到图像转向的强烈冲击,进而拓宽了研究的边...

浏览全文 阅读(2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