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评论
《当代作家评论》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文集访问量: 7731 次
音乐列表
马炜茅盾文学奖设立于1981年,为鼓励长篇小说创作、繁荣我国文学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评奖实践,茅盾文学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奖传统:对宏大叙事的偏爱、对厚重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对现实主义精神的倚重等,也评选出了一系列足以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
韩传喜黄慧什么是经典?伊塔洛·卡尔维诺曾言“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卡尔维诺强调经典穿越历史长河所携带的多元文化痕迹,是历经时代洗涤、被身处不同文...
一我在阅读雷默小说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张新颖关于“味精”的比喻,待到我把这篇文章找出来读时,禁不住地惊叹好的比喻令人精神焕发,能够打通人与物之间的阻隔。张新颖在《大地守夜人——张炜论》中写道:“以前零零碎碎地看那些中短篇小说,常常觉得不太够...
一读王凯的小说,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凯的小说像昆德拉。因描写的时代、政治背景以及语言、风格的迥异,它们之间可以说没有什么可比性。之所以想到了昆德拉,是由于我发现王凯对小说的理解或认识在某些层面与捷克文学大师很相似。比如,昆德拉说...
曹寇,面凶性恶,这都是假象。前不久,他晒出过一张毛笔誊写的经文,底下盖着小小的一方楷体章,从左到右,“赵昌西”三个字。你不能说这事儿有多大意义,这不是行为艺术,更成不了一个时代甚至一个人转变的界碑,也就跟按个红手印差不多,随便戳了那么一下。但可以...
韩春燕主持人的话这一期我们选择三位“70后”作家,曹寇、雷默和王凱。曹寇极具风格化的写作在“70后”作家中一直独树一帜,他的写作抵制抒情和隐喻,简单、粗暴地将一切描述成无意义。曹寇似乎更愿意别人将其视为一个粗俗的光头金链汉子。李振通过对其小说文本...
[罗马尼亚]阿德里安·丹尼尔·鲁贝安著赵祺姝中国作家张炜的小说《九月寓言》讲述了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以艺术手法凝聚时空,创造出一种所有人物都是当代人的感觉。这样的叙事艺术简单而现实,却又充满了抒情性和象征意义。在小说中,村民们的生活单纯、简...
近年来,我国非洲文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学者意识到“非洲文学研究将帮助我们重新勾勒‘世界文学’的版图,重新考察世界文学形成的秩序”,中国文学与非洲文学的比较研究将帮助我们认识中非文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促进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打破西方中心主义...
叶弥是当代文坛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风流图卷》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右”“文革”为背景,突破以往作家作品对极左时代直接揭露与控诉的写法,以普通人的风流人生为切人点,展示出一种与时代政治疏离、风流自在而最终又被时代“改造”的别...
吴玉杰高桐中国当代散文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道路,每一个散文家都渴望超越,并努力实现自我超越。改革开放40年,散文作为最灵活的文体,在反映时代、表现情感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1980年代散文回归“真”的艺术,作家一方面关注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