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4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草斜阳时
  • 孟冰
  • 混沌虚空
  • 芳踪
  • 断翼孤蝉
  • 胡谈

〔美〕罗鹏(CarlosRojas)著王振译匿名小说Kristmas的出版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文学事件,意义深远。这是一部几乎全英文书写的艺术作品,但是里面也包括了一些其他语言文字,从现代和古典的马来文到爪哇文、阿拉伯文、巴厘文、德文、法文,甚至还有...

浏览全文 阅读(25512)

〔美〕罗鹏(CarlosRojas)著盛建杰尹林译杨志知道这“端端”,该是假名。可叫上,答应,就是真名。一个称呼,真与不真,重要吗?——刘震云《我叫刘跃进》“不像呀。”一位来自甘肃的粗壮男人好奇地端详着身边这位不幸的受害者,刚刚这位受害者和那个妓...

浏览全文 阅读(25525)

南帆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表论文,迄今已经40多年。40多年的时间遭遇了许多事情,可是,我从未考虑调换工种,而是乐此不疲。如何为自己的固执兴趣找到一个有些分量的理由,说明为什么不愿意从事另一些职业,例如充当一个与各种文件打交道的公务员,或者充...

浏览全文 阅读(25478)

滕翠钦一南帆评述贾平凹的《秦腔》时直面“细节的洪流”,而在他正式的理论文章中,细节只是散见于关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的欲望结构”等的论述中。南帆意不在给出一个全新的“细节”定义,而乐于“重提细节的文学意义”,这更符合关系主义的理论气质。“重提...

浏览全文 阅读(25517)
南帆的生动与理性 2023-11-09 08:48

毕飞宇我读书总是慢,不只是阅读的速度,还有节奏。比方说,都已经是2019年的新年了,也就是旧历的年底,我才慢腾腾地把《泥土哪去了》捧在了手上。《泥土哪去了》出版于2015年4月,按照“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它无疑是一本旧书。此时此刻,我书桌上的新书...

浏览全文 阅读(25505)

孟繁华第一次见到南帆,是在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那时的南帆风华正茂玉树临风,一招一式都是学院风格,我对他非常佩服。后来,除了阅读他的专著和文章之外,我们的接触并不多,大多是文学会议的不期而遇或会议...

浏览全文 阅读(25422)
作家词典·王安忆 2023-11-09 08:48

李一王安忆(1954.3.6—),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娟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插队落户安徽五河县头铺公社,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前身为江苏省柳子戏剧团),1978年调回上海,进入中国福利会《儿童...

浏览全文 阅读(25406)

王雪瑛一回溯新时期文学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开始,历经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直到当下文学创作呈现以现实主义为主潮的开放多元的文学形态。王安忆的创作保持了一种不断生长的状态:从1...

浏览全文 阅读(25384)

王振滔“文学是人学”如果用一个简洁的词或短语来概括20世纪中国文学,“人的文学”应该是极具说服力的。1918年12月15日《新青年》5卷6号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该文详细阐释了“人的文学”观念,并对当时及其后的文艺理论界和文艺创作界都产生了...

浏览全文 阅读(25381)
主持人的话 2023-11-09 08:48

主持人王尧韩春燕如阿城所说,王安忆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的异数。我们讨论近40年文学,几乎无法绕开王安忆和她的创作,这表明王安忆不仅具有“特殊性”,还有“普遍性”。在近40年文学进程中,一些作家是以一部(篇)或几部(篇)形成一个阶段的地位或影响,而后...

浏览全文 阅读(2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