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7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宁星
  • 藍光雨
  • 我游冥冥
  • 李椿
  • 孤树
  • 芳草斜阳时

李骞在诗歌结构的审美创造中,想象是整个结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诗歌创作而言,想象作为诗歌结构的一种特殊编码,不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是诗歌主旨意义被读者所领悟的一个重要手段。诗人借助想象,可以摆脱生活时空的拘泥,可以冲破理智的樊篱而...

浏览全文 阅读(24120)

胡哲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始终不缺乏想象力但似乎又从来不依靠想象力取胜,从创作之初对个人化的青春感伤式的缅怀和祭奠,到近期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时代精神难题的持续关注,石一枫小说叙事的内在指向一直与社会现实、道德困境、历史发展保持着紧密对接与对话关系,并...

浏览全文 阅读(24090)

王怀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走这一叙事符号,常与启蒙、革命等主流叙事形态相关。出走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反叛传统伦理秩序,冲决蒙昧社会现实,抗争不合理伦理制度的外在表征,可以说是现代知识分子自我人格形成的标志。出走的行为经常与出轨的现象相伴相生,如果说...

浏览全文 阅读(24082)

张建安湘西多民族杂居,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民情风俗赋予这块土地以奇特的审美想象质素,彭学明的散文大多是以湘西为题材,书写民族风情,诠释文化精神,他显然是在着力营造湘西这片独特的南方诗意想象空间。如《湘西女人》《边边场》《踏花花》《祖先歌舞》《庄稼地里...

浏览全文 阅读(24079)

陈力君步入钟求是的文学世界,你将会惊异地发现,它在热闹纷扰中保留着一个遗世独立的清静空间,在焦灼和困惑中持有独一份的淡定宁静。无论是喧腾繁杂的繁华都市,还是不知名的村庄乡野,抑或臆想玄思的异度空间,都难以抹除“昆城”心绪。作品中营构的江南小镇的柔...

浏览全文 阅读(24052)

岳雯一起初,我在《西南边》里看到的是爱情。那种被认为只可能存在于莎士比亚的时代让天地为之失去光彩的爱情。直到现在,在反复重读这部小说之后,我依然认为,夏觉仁对曲尼阿果的爱情,是这部小说的高音部分。作家详详细细地描绘了一桩爱情的缘起,打开了爱情中最...

浏览全文 阅读(23994)

杨早一般人读汪曾祺,很容易留意到他的文字里有大量水的意象,像法国的研究者居里安评论《受戒》“写水虽不多,充满了水的感觉”,汪曾祺自己也承认:“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浏览全文 阅读(23929)

郜元宝一、散文多谈美食,小说常写恶食者汪曾祺爱吃,曾夸口“什么都吃”。也爱谈吃,散文尤多写各地出产及自家发明的“美食”。往往谈得兴会淋漓,令人口舌生津。他甚至将“做做菜”排在“写写字、画画画”之后,并称“我的业余爱好”。他不仅畅谈“四方食事”,还...

浏览全文 阅读(23861)
主持人的话 2023-11-09 08:48

韩春燕主持人的话:新一期“聚焦新锐力量”栏目继续关注“70后”作家。这次是三位女作家:黄咏梅、乔叶、盛可以。在性别、历史、现实三者之间的角力关系中,她们以各自的方式对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作出了反应。黄咏梅的写作并不刻意强调女性视角,她更善于在日常经验...

浏览全文 阅读(23855)

张均在新近发表的论文中,丁帆、赵普光将“民国元年至今的文学分成前、中、后三个‘三十余年’的时间段”,“1912—1949年的三十七年为一段,1949—1979年的三十年为一段,1979—2016年的三十七年为一段。”两位作者还给出一份统计数据,即...

浏览全文 阅读(2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