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59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李椿
  • 幽林飞鸟
  • 自由星期八
  • 香灵儿
  • 易梦
  • 芳草斜阳时

自从做了中学语文教师以来,我最愿意讲的课文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散文。每次讲鲁迅的作品,都会令我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一种教者、听者与作品之间的生气勃勃的精神交流,而往往也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有可能超越这个职业本身所决定的、也极难...

浏览全文 阅读(117305)
阿Q是不是农民 2004-07-01 14:15

本文的问题在拙文《阿Q为什么是农民》(载《读书》2001年第1期)中其实已经有所隐含:即由于阿Q形象被强烈地文化意图化,他身上所可能具有的真正的农民本质必然会有所丧失,从而影响到他作为农民形象的真切性和典型性。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我们不能说在中国...

浏览全文 阅读(119961)

一、课文悟读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它所运用的意识流手法、心理独白等都是很地道的。其实,《阿Q正传》也是如此。想当年,《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陆续发表后,马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第四章刚登...

浏览全文 阅读(129269)

(一)回忆中的“故乡”(二)现实的“故乡”(三)理想中的“故乡”(四)“故乡”与“祖国”的同构(五)悠长的忧,悠长的美鲁迅的《故乡》中写了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第一个是“过去时”的,第二个是“现在时”的,第三...

浏览全文 阅读(412681)

文/大兵郝捍子君去了。在毅然同父亲、叔父决裂嫁给涓生之后;在舍弃了她的油鸡和阿随,在涓生说出我已不爱你;在她重又面对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之后,她去了。子君为家,为涓生尽到了主妇的最后职责,她把饭食聚在一起,再加上仅剩的几十个...

浏览全文 阅读(118959)

1956年,时在香港办报的曹聚仁到北京访问周作人,一见面就谈起鲁迅的小说。曹聚仁告诉周作人,他最喜欢《在酒楼上》;周作人表示欣然同意,他说,我也认为《在酒楼上》写得最好,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周作人的评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鲁迅小说的...

浏览全文 阅读(119873)
《在酒楼上》鲁迅 2004-06-30 10:41

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这城离我的故乡不过三十里,坐了小船,小半天可到,我曾在这里的学校里当过一年的教员。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竟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这旅馆,是先前所没有的。城圈本不大,寻访...

浏览全文 阅读(124984)
《孤独者》鲁迅 2004-07-01 14:14

一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

浏览全文 阅读(122348)
《伤逝》鲁迅 2004-07-02 10:44

——涓生的手记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会馆〔2〕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

浏览全文 阅读(124154)
就这样寂寞 2004-05-06 19:28

作者信箱:lanmeipiaoxiang@yahoo.com.cn“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我想我等我期待,未来却不能因此安排。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一个人在驶向远方的汽车上...

浏览全文 阅读(10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