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
《伊犁河》(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联主办的一份纯文学期刊。《伊犁河》先后两度更名(前为《小小说读者》,后为《作家文摘·典藏》),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2月恢复原刊名。复刊后的《伊犁河》杂志仍为综合性文学双月刊。2009年第1、2期已于近日出版。主要栏目:消闲阅读、天山笔会、乡土记忆、大地走笔、行云流水、散文诗页、空中画廊。《伊犁河》杂志曾是新疆重要的文学期刊,在西北及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复刊后的《伊犁河》将突出先锋性、新锐性、民族性、前沿性,用一流作家作品引领地方文学
文集访问量: 5876 次
音乐列表
胡岚“戍鼓断行人,秋边一雁声。”一雁孤鸣,秋天来了。无边的孤寂里是杜甫离散的秋天。失眠的秋天,人生的秋天。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兄弟几人分散天涯,客居他乡,音讯不达,这样的秋郁闷深长。孔雀河边传来天鹅清亮的啼声,一声复一声,几声又几声。声音传到...
李佩红“在它身上应声闪烁宝石的珠泪。惬意地在幻想的银光中陶醉。”1我记得,鸟也记得。二十年前,这里还是广阔的荒野,大地色调浑厚,苍茫沉寂。顺着贯通南北疆的唯一公路,一边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绿洲,另一边是千年不变的荒野。从前紧贴地面的灰绿,大地粗犷的线...
冯敬学当太阳在河面上收起最后一束光线,橘红的晚霞逐渐褪去,雾霭在河床周围的灌木丛和芦苇荡升腾着翻滚着。四起的暮色伴随着铅灰色的云层向河面慢慢压来,头顶上的一团紫色的光亮在逐渐缩小,夹杂着水草味的空气仿佛也凝固起来,使人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这时的水...
罗张琴自姑婆谢世后,老房子里,人影渐空,衰败是显而易见的。仿佛只一个清明,回乡扫墓的我们,便只能停留或寄住在伯父们家里。这些年,伯父们陆续从老房子一带搬迁,将新家填进了新农村的大小格子里,窗明几净不说,一应起居也与城里相差无几,且因离圩镇近,自有...
任巨龙但凡村庄,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发生,很多的事情后来又变成了村庄的故事,就像草木生息,周而复始。我们的村庄也是如此。一株草、一棵树、一头牲畜和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和故事,只是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精彩或平淡而已。草的一生很短暂,春天发芽,秋天枯萎...
王倩茜火炉擦得光亮,炉子里传出细微的噼里啪啦声,煤块就快成灰色的了,茶水、黄酒、白开水摆在桌子上。厨房小小的,饭锅油亮亮的,凝聚着酸香的烹饪气味,午饭是红薯、酸菜面条,一人一大碗。六十年代七月的一天,星期日,奶奶从郧县(二〇一四年后撤县,改设为十...
吴连广简单生活每天都像小毛驴拉磨一样在原地一圈圈地转着,也不知道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牧羊人麦麦提已经麻木了,对身边的事物也熟视无睹。他就像一台设计好程序的机械,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那些简单的事情,今天面对的事情和昨天和很多过去的日子一样。早上把羊群...
亚库甫·司马义王辉老阿帕每年都会在后院选上一块地种些麦子。之所以要种它,是因为我们特别喜欢吃用它和面制成的发面馕。当然,她自然也是钟爱这种馕的。要想和出真正可以制作这种馕的发面,便需要当年新收下的麦子,为了这撮麦子,老阿帕可是费了些功夫的。家乡的...
李红霞上午九点四十的飞机,银朵带着东子七点就到了首都机场。为了这次行程的准确无误,头一晚,银朵硬是把东子从郭公庄调到了她酒仙桥的住处。“从大兴机场动身应该更方便。”东子许是累了,去机场的高速上,他抱怨了一句。其实也就随口一说,这场旅行,他是没有主...
熊红久对于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而言,这些年的变化就像是一位丹青高手在白布上画出来的。一条条柏油马路纵横交错,路边潺潺的流水和绽放的鲜花交相辉映,一幢幢红顶蓝墙的新房被绿树环绕,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耸立路边,有大群的鸽子在蓝天下飞翔。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