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70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骆雪
  • 我游冥冥
  • 孤树
  • 胡谈
  • 北侨三叔
  • 落红飘雪

任莹宋元话本以听觉为指向的叙事模式仍旧影响着日后白话小说的创作,清初的白话小说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界兴起了对于《金云翘传》一系列的研究,但这一部分研究多是集中于对作品故事的源流、主题、人物形象及作品与古典名著《红...

浏览全文 阅读(29869)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法语小说。一个中国人用法语写就的中国“文革”背景的故事为什么能够在法国引起轰动进而被全世界读者所接纳并喜爱?本文将试析其具体原因。集体记忆中的文化经历《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1]这部小说的作者戴思杰(19...

浏览全文 阅读(29812)

刘原一中国文化,是儒、道、释相互交融的文化,构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和“认识”。在世界文化高速渗透与融合的今天,中国文化以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之林,它持续地滋养着、维系着这个地域辽阔的民族。中国绘画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自然也遵循...

浏览全文 阅读(29759)

许泉文章就可操作的高校当代美术的创作问题在七个方面展开讨论,即:老师是谁,理智战胜感觉,变态是常态,传达大于表达,图像大于绘画,探寻边缘,模糊边界,惊悚、警觉取代深刻回味,媒介手段与时俱进。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并没有完全展开论述,只是概要地将最主...

浏览全文 阅读(29822)

湛冰田莉美国本土文化的酝酿和形成必然经历长期而混杂的过程,显然,艺术必然是从社会发展模式的中间而不是边缘产生的。美国作家们对各种运动主题充满自信,坚信成千上百万的美国人通过运动能更好地了解身体的本质。他们通过对体育精神的表达,来洞察自身的情感和精...

浏览全文 阅读(29789)

李红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是事件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广为人知的文学人物,他们存在着性格上的落差,这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鲜活。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并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落差产生的美感,为文学作品的人物性格研究...

浏览全文 阅读(29846)

杨纪平简·安妮·盖洛普是美国当代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与理论家,“一个优秀的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家”。盖洛普是年轻一代女权主义理论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对解读包括拉康、弗洛伊德、罗兰·巴特、露西·伊利格瑞、德里达等在内...

浏览全文 阅读(29863)

郭慧香先例现象的系统研究起源于俄罗斯。最近以来,中国的俄语界也对先例现象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实际上它不仅存在于俄罗斯民族文学中,也广泛存在于其他民族文学中。英美文学作品中就存在大量的先例现象,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造成了困难。本文对先例现象进行分析,结...

浏览全文 阅读(29929)

冯佳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家,其对于文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上的成果,其文学作品大部分是结合女性文学写作的特点和形象、女性文学的传统,以及自身创作经验而形成的,作品反映出她细腻的笔调所构建的女性视角,而且为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者...

浏览全文 阅读(29983)
属下女性的文学再现 2023-11-09 08:48

刘望翻译的政治是斯皮瓦克属下女性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斯皮瓦克开始关注翻译的政治与属下女性文学再现之间的关系,并推动她转向翻译理论研究。通过翻译的政治研究属下女性的处境和西方文学对属下女性的再现,极大丰富了后殖民主义翻...

浏览全文 阅读(2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