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400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牧雪吹箫
  • 我喜欢仰望星空
  • 混沌虚空
  • 梦乡醉哉
  • 骆雪
  • 幽林飞鸟

康怀远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旅行者之一。他一生热爱自然,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李白的足迹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遍于大半个中国,而且每到一地“(李太白)周览名山大川,一泉之旁,一山...

浏览全文 阅读(27846)

刘思宇林玮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宗经》篇被认为是“总论的理论核心。”但对其批评却始终不绝,大都认为刘勰对儒教的笃信,具有很大局限性。然而,综观《文心雕龙》全篇,“宗经”却非刘勰论文的唯一标准。《时序》篇中,刘勰肯定“幽、厉昏而《板》《荡》...

浏览全文 阅读(27833)

杨雪马尔库塞和庄子都看到了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特性,他们既肯定了科技对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又批判了其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负面效应,从而使他们的科技观呈现出鲜明的二元性特点,即技术的“二律背反”。这种科技观有着很强的现实性,对当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浏览全文 阅读(27902)

罗光丽“仁”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甲骨金文中都未发现过。《中庸》所载“仁者人也”,其“人”字郑玄注:“读如相人偶之人”。清儒阮元解为:“春秋时孔门所谓仁也者,以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人偶而尽其敬礼忠恕等事之谓也”(《揅经室一集·论语》)。孔子谈到“仁”的...

浏览全文 阅读(27951)

丁颖在“启蒙”、“救亡”、“革命”胶和并置的三个文学十年里,时代命题和文学主题的历时同构造就了宏大叙事以及以悲壮、崇高为圭臬的审美维度和价值旨归。作为沪港洋场社会的“传奇”,张爱玲的小说既不关乎“战争”,也无涉于“革命”,边缘于主流文学创作的域限...

浏览全文 阅读(27962)

伍丹王余朱渝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发表以后,许多人从儒家文化、长篇叙事风格、人物形象、象征意象等方面对此作品进行了研究,其中田小娥形象是一个研究重点,有人认为她是一个“善良而真实”的女人;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性欲狂”;还有人...

浏览全文 阅读(27961)

白宝善一、市民小说所谓市民小说,即指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视角,而是以世俗关怀的姿态、写实的笔触展现市民民间的风土习俗、世态人情,描摹传统或现代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人伦情感的小说。市民小说根植于深厚、久远的民间文化。市民民间的勃兴为市民小说提供了广阔...

浏览全文 阅读(27983)

刘浩一引言加尔文诺曾在他的小说中写道“当我们发现这个曾经似乎是一切奇迹的聚合体的‘帝国如今已是苍茫一片凌乱的废墟,发现腐败的坏疽无处不在,以致人类的‘神杖亦无能为力,发现与敌人搏斗的胜利却使人类成为毁灭的‘后裔时,那是个令人绝望的时刻。”他的这番...

浏览全文 阅读(28043)

冯德辉《边城》与《等待戈多》,前者是清新的中国田园牧歌式小说,后者是反传统的西方现代荒诞剧。不论是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还是作品的文本模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如果抛却这些表面化因素,用原型理论进行深层分析,就会发现两部作品均有浓郁的...

浏览全文 阅读(28054)

秦凤云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殚精竭虑。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专著四十余部,其中代表作《兔子四部曲》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中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兔子归来》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堪称反映20世纪60年...

浏览全文 阅读(28067)